欢迎来到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合集4篇) - 调研报告 - 范文123~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合集4篇)

时间:2022-10-19 调研报告 点击:

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新时期,驻村扶贫一定要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努力实现精准帮扶,促进贫困村精准脱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合集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1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扶贫开辟工作的顺利开展,依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6月22日,由傅主任带队,全体常委参加,对全县扶贫开辟工作事情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城关镇、大新镇、新集镇扶贫开辟项目的实施现场,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到城关镇淮五村查阅了扶贫开辟工作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了我县扶贫开辟工作开展事情及存在的咨询题。现将调研事情报告如下:      

一、 扶贫开辟工作总体事情     近年来,我县仔细贯彻降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同步小康作为扶贫开辟工作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打算,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开展精准扶持、精准治理和精准脱贫,使得贫困户自我进展能力有所提升,贫困群众收入有所增加,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帮村、党员领导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降实,全县扶贫开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为了加强对扶贫开辟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要紧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开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和农委抽调4名同志为办公室成员集中办公,处理扶贫开辟办公室日常事务。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也成立了组织,各乡镇还建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站长、扶贫专员、信息系统维护员组成的扶贫工作站,贫困村设立由选派干部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人员35人,非贫困村设扶贫专干,确保扶贫开辟工作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为做好扶贫开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并且,年初依照省、市要求,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降实。度,全县脱贫人口任务为12700人,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环绕目标任务,制定下发了《五河县扶贫开辟工作要点》。     

(二)压实工作责任,实施精准扶贫。一是编制扶贫责任清单,降实扶贫责任和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分降落实脱贫指标。从严降实包村工作制度,为各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下达扶贫任务清单,明确脱贫人数,县扶贫办对各项工作降实事情进行催促检查,催促各包村单位和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对接。实行扶贫队长工作日志制度,要求驻村队长每月汇报驻村工作事情,降实扶贫工作责任。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开辟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实行半月一通报,每月一调度,每半年向常委会专题汇报的机制,经过联席会议讨论解决扶贫开辟工作中浮现的重要咨询题,确保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目标。二是建立精准识别和动态治理机制。核实扶贫对象以及致贫原因,摸清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事情和脱贫需求。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脱贫打算,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进度、倒排时刻,挂图作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县级扶贫专项资金逐年增加,投入资金830万(省拨付专项资金570万元、市拨付70万元、县配套190万元)。增至1411万(省拨付570万、市拨付184万、县配套657万)。四是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分类施策,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方案和帮扶措施,全县共制定精准扶贫方案3623户9153人;依照贫困户脱贫方案,确定贫困村产业进展项目,19个贫困村全面制定精准扶贫项目。县农委、县教体局等11个县直单位依照年初行业扶贫任务制定了扶贫打算,并依照扶贫打算逐项抓好降实。    

 (三)注重加强治理,提高扶贫实效。一是加强项目治理,严格项目立项审查。按照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镇审查、县级审批的原则进行确定。把一些切合实际、群众急需、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进展的项目,经扶贫办筛选考察后,再推举给县政府挑选立项,确保帮扶项目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全县19个贫困村实施省级专项扶贫项目22个,脱贫10164人,实施了专项扶贫项目37个,打算脱贫12700人。二是加强工程监督,严把质量关。扶贫办对实施的帮扶项目实行全方位协调和全过程跟踪,,随时跟踪检查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任务。

三是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帮扶项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严格把关,确保建成优良工程、效益工程。四是加强资金治理。明确了帮扶资金和货物的治理原则、使用范围。财政、审计部门紧密配合,加强监督,规范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制度,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并且严格执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治理方法,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成果,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村数量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存在的咨询题     

(一)部分干部思想认识别高。部分职能部门和乡村两级干部对脱贫攻坚任务认识别到位。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办法别能习惯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别强,作风别实,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别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治理工作别够重视。存在扶贫对象信息录入漏项、录入信息错误、档案治理混乱、丢失重要资料等咨询题,从而给精准扶贫带来一定难度。

 (二)贫困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别够。部分乡镇、村一味强调自身的贫困,重视向上级政府、帮扶单位争取帮助支持,帮扶单位只重视扶贫济困,积极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办实事,藐视引导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脱贫主体作用,个别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缺乏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一些贫困人口文化素养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阶段,缺少进展动力,安于现状。传统的等、靠、要思想别同程度的存在,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扶贫资源项目整合别科学。一些乡镇、村只重视争取了多少项目,同意了多少帮扶资金和货物,忽视了对帮扶项目和捐赠资金和货物的使用治理,在项目设置上没有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去思考该进展什么项目、怎么实施治理好项目,没有很好的把资金与项目的质量完成事情挂钩。各种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别科学,有单打独斗现象,整村推进效果别明显,妨碍了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做好扶贫开辟工作的责任心。一是经过召开会议、电视宣传等形式对中央的扶贫工作政策及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再宣传、再动员。经过宣传动员进一步增强扶贫干部做好扶贫开辟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二是经过举办扶贫工作专题培训班,请专家说座,对做好扶贫工作进行业务再培训。经过培训提高干部做好扶贫工作的业务能力,使得贫困对象户信息录入准确,资料建档规范。三是建立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方法,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擢升使用相结合。并且对扶贫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经过奖惩制度的建立,强化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坚持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帮扶的要紧对象是贫困农民,所以贫困农民既是参与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实施帮扶项目,改变降后面貌的积极性。要针对贫困人口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时期性的特点,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政策、步骤、批次上区分别同事情,分类扶持,对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关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中去。关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奋努力、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生产日子积极性,使贫困户变压力为动力,让贫困户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生产方式和日子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和巩固。     

(三)做好各种扶贫资源的整合,提高扶贫开辟的综合效益。要把扶贫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改善生产日子条件、促进经济进展相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整合各种扶贫项目资源,形成帮扶合力,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统筹措施,将定点帮扶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国家投入的涉农资金和其它社会扶贫资金聚拢起来,最大限度实现整合使用,充分发挥扶贫资源的引导作用和综合效益。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2

  省人社厅:

  按照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关于开展脱贫人口就业帮扶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迅速会同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转发通知至各区(市、县),组织全市人社、发改、乡村振兴部门力量,对全市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人口14339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6177人。9617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务工就业意愿的60497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务工就业人数18718人,市外省内务工就业人数17872人,省外务工就业人数10327人,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就业13548人,实现创业32人。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各项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1712人。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和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均超过2020年年末人数。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持续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用工企业的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和发布当地企业用工信息,优先输送脱贫劳动力到浙江、广东等地务工。二是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增收工作。建立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人员信息管理”数据库,加强与市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相关信息数据比对复核,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人员实行实名制信息化管理,提供分类精准就业帮扶。截至8月底,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397人,其中什邡市13人,中江县2384人。2397人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2388人已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市内就业218人,市外省内就业931人,省外就业78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452人。三是大力培树劳务品牌。将建设特色劳务品牌工作纳入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点内容持续推进,。整合人社、商务、住建等部门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实际,分项目、分阶段、分对象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提升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依托定向劳务基地,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定点定向开展劳务输出。截至目前,仅“中江表嫂”“家道家政”“江建筑”“聚佳劳务”输出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7.8万余名,年增收12亿余元。

  二、主要做法和特色亮点工作

  (一)“一个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局机关、局属有关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3次,专题研究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突出问题。制定《德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班子成员指导推动区(市、县)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局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包区(市、县)指导推动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制。各区(市、县)也分别成立相应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加强与市发改、乡村振兴部门脱贫劳动力的信息对接,形成了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三项制度”拓宽脱贫劳动力就业渠道。一是建立延伸就业服务制度。在广东、浙江、北京、重庆等我市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建立13个“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在市内8个用工大户企业建立“就业创业信息服务直联站”,直接服务农民工累计达13.5万余人次,拨付补助资金31.5万元。二是建立帮扶就业兜底制度。出台《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将农村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再提高100元/月。今年1-6月,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5788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483.02万元。三是建立灵活就业促进制度。制定《德阳市创建新型灵活就业引领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从事居家、服务、经营、网络平台和综合等五类灵活就业,规模达到20人至50人以上的,按每月200元/人、每个项目一年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给予项目创建单位补贴,切实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组织引导和带动,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劳动者就业。罗江区制定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户、监测户省外务工交通补贴工作的通知》,对到省外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交通补贴。2021年1-6月,全市就业创业补助资金用于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支出1551.82万元。

  (三)“五大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一是劳务协作输出一批。加强与对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相关部门、企业用工对接,依托“返乡创业和劳务输出服务联络站”等驻外农民工服务机构,收集筛选当地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德阳人社服务微信公众号、乡镇老乡群等网络平台和举办线下专场招聘活动等,及时精准向脱贫劳动力推送。今年春节前后采取引导“错峰返乡”、走访慰问、关心关爱“三留守”人员等举措,鼓励在外德阳籍脱贫劳动力留在务工地过年,稳住就业岗位。截至8月底,全市脱贫劳动力省外就业10327人。二是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和稳定一批。紧贴市场需求和脱贫劳动力的培训意愿,结合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项目制培训,采取“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模式,提升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广汉市坚持把建阵地与做强产业特色相结合、把聚名师与加快产业培育相结合、把建课程与对接产业需求相结合“三建三结合”工作机制,依托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布局,打造扶贫培训教学主阵地。什邡市积极推动项目制培训与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民宿服务与管理、新派川菜、雪茄种植等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2021年1-6月,全市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3021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712人。三是鼓励就业帮扶载体吸纳一批。依托全市现有的29个就业援助基地、114个就业扶贫基地、143个就业扶贫示范村,帮助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截至8月底,全市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2408人。深挖农业产业就业潜力,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通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企业+农户”“产业园+贫困户”“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星级农家乐+贫困户”等模式,帮助脱贫户获得“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重收益。中江县富兴镇刘氏农场流转4个村近1000亩土地,将养牛与种植青花椒相结合,用牛尿灌溉青花椒,形成产业链,并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吸纳12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3000元。同时,吸引近百名脱贫劳动力到种养区采摘花椒,人均70-150元/天。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17922人。四是返乡创业带动一批。全面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24”条措施,加大返乡创业人员的服务、指导、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倍增效应。中江县李怡返乡创办绿环养殖有限公司,构建了现代化绿环养殖创新创业模式,通过生猪养殖,带动庞彩兰等3户脱贫户微创业,实现增收致富、奔向小康,累计吸纳并带动本村村民实现就业创业400余人。今年来,全市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7885人,创办企业(含个体工商户)7885个,实现总产值26.52亿元,带动脱贫劳动力等就业7.9万人。五是公益性岗位安置-批.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立和上岗前公示等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对因自身残疾或需照顾残疾、重症家庭成员无法外出和通过市场难于实现就业的脱贫劳动力实行兜底安置,并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新增和腾退的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大龄、残疾和家庭特别困难的脱贫劳动力,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作用。2021年1-8月,全市通过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13548人。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脱贫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失业风险大。脱贫劳动力从事保洁、服务员、一线生产工人等工作岗位的占比较大,工作岗位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工资收入低,因此就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

  (二)脱贫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意愿不强。从参加技能培训人数占比来看,脱贫劳动力参与人数少,培训意愿不强,扶贫专班推荐就业成功率也较低。

  (三)脱贫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不足。脱贫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技能的现状,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有创业意愿的又面临缺乏经验、资金、技术等难题,创业成功率低。

  四、意见建议

  (一)加强返贫动态监测和就业形势研判。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冠疫情、经济发展形势等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定期分析研判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加强对易返贫致贫劳动力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返贫的底线。

  (二)出台脱贫基地管理办法。建议出台全省脱贫基地(车间)认定管理办法,对已认定的扶贫基地(车间)进行考核,根据吸纳和稳定脱贫劳动力就业的情况给予一-定补贴。新认定一批吸纳带动就业效果好的基地(车间),给予2万-10万的一次性补贴。

  (三)加大就近就业支持力度。优化延续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和促进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24条”措施,持续优化返乡下乡创业环境,积极为有返乡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土地使用、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帮助,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四)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目前,很多脱贫劳动力受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的限制,选择快递物流、网络送餐等灵活就业方式,但是这些新业态大多未和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失业风险大,建议出台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制度,对自愿购买失业保险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灵活就业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五)探索脱贫劳动力社保制度。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层次低、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特别是脱贫人员大多存在年老体弱病多等困难,有很大返贫风险,建议探索“以人为本、相对公平”的政策体系,出台农村社保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保障水平,缓解脱贫人员的养老之忧。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3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游扶贫工作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7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120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130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200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70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14、2015年的670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4

一、 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同步小康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开展精准扶持、精准管理和精准脱贫,使得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有所提升,贫困群众收入有所增加,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县直部门帮村、党员领导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为了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委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并从县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和农委抽调4名同志为办公室成员集中办公,处理扶贫开发办公室日常事务。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也成立了组织,各乡镇还建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站长、扶贫专员、信息系统维护员组成的扶贫工作站,贫困村设立由选派干部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人员35人,非贫困村设扶贫专干,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年初根据省、市要求,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并对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01x年度,全县脱贫人口任务为12700人,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围绕201x年目标任务,制定下发了《五河县201x年扶贫开发工作要点》。

(二)压实工作责任,实施精准扶贫。一是编制扶贫责任清单,落实扶贫责任和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分解落实脱贫指标。从严落实包村工作制度,为各牵头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下达扶贫任务清单,明确脱贫人数,县扶贫办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督促各包村单位和扶贫干部与贫困户对接。实行扶贫队长工作日志制度,要求驻村队长每月汇报驻村工作情况,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督查考核,实行半月一通报,每月一调度,每半年向常委会专题汇报的机制,通过联席会议讨论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确保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目标。二是建立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核实扶贫对象以及致贫原因,摸清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情况和脱贫需求。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制定详细脱贫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进度、倒排时间,挂图作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县级扶贫专项资金逐年增加,2015年投入资金830万(省拨付专项资金570万元、市拨付70万元、县配套190万元)。201x年增至1411万(省拨付570万、市拨付184万、县配套657万)。四是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分类施策,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方案和帮扶措施,全县共制定精准扶贫方案3623户9153人;根据贫困户脱贫方案,确定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19个贫困村全面制定精准扶贫项目。县农委、县教体局等11个县直单位根据年初行业扶贫任务制定了扶贫计划,并根据扶贫计划逐项抓好落实。

(三)注重加强管理,提高扶贫实效。一是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项目立项审查。按照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镇审查、县级审批的原则进行确定。把一些切合实际、群众急需、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经扶贫办筛选考察后,再推荐给县政府选择立项,确保帮扶项目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行性。2015年全县19个贫困村实施省级专项扶贫项目22个,脱贫10164人,201x年实施了专项扶贫项目37个,计划脱贫12700人。二是加强工程监督,严把质量关。扶贫办对实施的帮扶项目实行全方位协调和全过程跟踪,,随时跟踪检查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按期完成任务。三是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帮扶项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严格把关,确保建成优良工程、效益工程。四是加强资金管理。明确了帮扶资金和物资的管理原则、使用范围。财政、审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监督,规范各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制度,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同时严格执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充分利用建档立卡成果,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村数量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高。部分职能部门和乡村两级干部对脱贫攻坚任务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没有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局性和综合性。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存在扶贫对象信息录入漏项、录入信息错误、档案管理混乱、丢失重要资料等问题,从而给精准扶贫带来一定难度。。

(二)贫困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部分乡镇、村一味强调自身的贫困,重视向上级政府、帮扶单位争取帮助支持,帮扶单位只重视扶贫济困,积极为贫困群众捐资捐物办实事,轻视引导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的脱贫主体作用,个别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缺乏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一些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消极保守,思维观念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缺少发展动力,安于现状。传统的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的存在,被动等待帮扶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扶贫资源项目整合不科学。一些乡镇、村只重视争取了多少项目,接受了多少帮扶资金和物资,忽视了对帮扶项目和捐赠资金和物资的使用管理,在项目设置上没有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去考虑该发展什么项目、如何实施管理好项目,没有很好的把资金与项目的质量完成情况挂钩。各种扶贫项目和资金整合不科学,有单打独斗现象,整村推进效果不明显,影响了扶贫项目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心。一是通过召开会议、电视宣传等形式对中央的扶贫工作政策及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再宣传、再动员。通过宣传动员进一步增强扶贫干部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二是通过举办扶贫工作专题培训班,请专家讲座,对做好扶贫工作进行业务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干部做好扶贫工作的业务能力,使得贫困对象户信息录入准确,资料建档规范。三是建立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相结合。同时对扶贫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通过奖惩制度的建立,强化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

(二)坚持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帮扶的主要对象是贫困农民,因此贫困农民既是参与主体又是受益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实施帮扶项目,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要针对贫困人口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扶贫工作中做到政策、步骤、批次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对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中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奋努力、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的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积极性,使贫困户变压力为动力,让贫困户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和巩固。

(三)做好各种扶贫资源的整合,提高扶贫开发的综合效益。要把扶贫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整合各种扶贫项目资源,形成帮扶合力,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发挥帮扶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强化统筹措施,将定点帮扶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信贷扶贫资金、国家投入的涉农资金和其它社会扶贫资金聚集起来,最大限度实现整合使用,充分发挥扶贫资源的引导作用和综合效益。

  扶贫工作情况调查报告(2)    近年来,自治区开展的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国门形象,边境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最近,笔者深入xxxx县边境地区进行调研,对边境地区的扶贫开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边境地区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

xxxx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与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4.722公里,有国家二类口岸硕龙口岸以及岩应、硕龙、德天三个边民互市点。现辖14个乡(镇)和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11公顷,总人口37.2万人。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xxxx0年末,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39447人,xxxx期间,全县贫困村有37个。距边境线20公里范围内,有6个乡镇,48个行政村(社区)505个村民小组,共有19721户86866人。

二、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的成效

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xxxx县边境地区群众带来的实惠日益明显。xxxx8年以来,在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中,共投入建设资金1.69亿元,建设交通、饮水安全、沼气池、危房及茅草房改造、教育、卫生、土地开垦与整理、广播电视、边境口岸等项目九大类,惠及硕龙、下雷等6个乡(镇)48个行政村505个自然屯共计8万多人。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的全面告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赞誉,如今边境居民正在享受大会战带来的丰硕成果,在硕龙、下雷等边境乡镇的群众中,到处听见他们表达对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感恩的心声,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

1.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全县共修建217条村(屯)级道路共587公里,这些公路交付使用后,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 217个屯7万多人的交通难问题。全县共有4133户居民享受到了危房及茅草房改造资金补贴,实施安全饮水项目110处,新建沼气池1576座,建设教育项目10个,这些项目完成后,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2.边境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在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中,新建广播电视工程15个,直播卫星广播电视覆盖项目涉及硕龙镇、下雷镇两个乡镇18个行政村94个自然屯2240户农户,彻底解决边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使用直播卫星广播电视后,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强、图像清晰,能收听收看到48套广播电视节目,使广大边民能够直接从广播电视中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也大大丰富了边民的文化娱乐活动。

3.边境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共惠及硕龙镇、下雷镇等6个乡(镇)239个村1976个屯累计25万人次。通过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边境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富裕文明和谐新xxxx的建设步伐。

4.边境贸易得到了繁荣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中,加快边境口岸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根据《崇左市口岸总体规划》,硕龙口岸拟建成以国际出入境旅游业、矿产品进出口为主,兼具边境小额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的口岸,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国家一类口岸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口岸设计通关能力为客运量每年35万人次、货运量每年50万吨。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边境口岸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使口岸客货运量逐渐提高,为中越贸易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强力推动了xxxx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全县一大批群众的就业问题,带动了旅游、餐饮等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xx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xxxx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75.9亿元,同比增长1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9.25亿元,同比增长4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4.57亿元,同比增长26.7%。全年财政收入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9%。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贫困面仍然大,贫困程度深,生活质量差。目前,xxxx县边境地区脱贫工作存在着不稳定、不平衡和质量不高的状况。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全县xxxx0年末还有贫困人口139447人,其中,0-20公里范围内有贫困人口43580人,占这一区域总人口的50.1%。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资源匮乏的边境一线地区,是全县最贫困的地方之一,解决和巩固温饱的难度较大。

2.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持续增收乏力。由于边境地区远离大中城市,交通条件差,本地农产品流通成本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此外,由于土地资源、扶持标准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产业开发难以形成规模,重点产业开发项目推广难度大,从而制约着扶贫开发进程。

3.破旧危房比例大,边民居住条件差。目前,边境0-20公里还需要改造的破旧危房总数为6318户28430人。其中,边境0-3公里尚有危房3424户,边境3-20公里尚有危房2894户。

4.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边民行路难问题突出。全县还有17个行政村未通四级路,416个自然屯没有通村级道路,其中,边境0-20公里范围还有146个自然屯没有解决行路难问题。

5.边民饮水难问题严重,饮水安全问题更为严峻。边民饮水方面,依靠打大口井或手压井,供水量不足、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不达标,饮水不安全等情况仍相当普遍。全县还有693个自然屯76158人没有饮用入户管道水。其中,0-20公里范围未解决人饮困难问题的有238个屯26180人。25公里以外未解决的有455个屯49978人。

6.边民子女上学难,制约着边境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边境地区村屯绝大部分地处边远山区,学生上学爬山涉水,路途遥远。艰难的上学路使边远、贫困边境学生遭遇求学危机,他们的家长也陷入欲罢不忍、欲上不能的困境。

7.看病难问题成为边民难于脱贫的一块心病。目前,虽然各乡镇有卫生院各村有卫生所(室),但是边境地区的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医疗技术人员缺乏、业务用房紧缺、医疗设备简陋、村级(网底)卫生工作薄弱(其用房尚缺54间、3300平方米)等,现有的医疗条件难于满足群众的看病需求,再加上绝大部分边民地处边远山区,路程遥远,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受看病难的影响,贫困山区的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8.边境地区回迁点基础设施任务重,资金缺口大。在边境0-3公里内居住的边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就是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长期守卫着我们的国土。当年中越自卫还击战,xxxx县有27个自然屯1329户因战争原因从边境一线0-3公里内回迁到离边境较远的20公里以内,这27个自然屯涉及到8个行政村 ,目前未回迁的有1213户。要完成回迁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还需投入资金4370.01万元。

四、边境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

边境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战争的影响深重。xxxx县地处边疆,又是革命老区,长期经受战争的创伤。由于处于抗法援越、抗美援越以及对越自卫还击战争的前沿,在战争中全县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保卫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和1979年末至1986年的炮火牵制作战等战争,给xxxx县留下了严重的战争创伤,道路、桥梁、水库、水利渠道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2.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边境地区地处恶劣的大石山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通信、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地影响了边境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国家对边境地区投入不足。当年,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国家对边境地区的投入(除国防需要外)几乎为零,边境地区的群众除了支持国家建设外,因经济条件的制约,也几乎没有能力投资家乡的建设。战后恢复时期,除xxxx0年自治区开展边境建设项目大会战后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外,目前大部分边境乡镇基础设施仍然极为落后,经济发展还严重滞后,边民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饮水难等状况仍然十分严重。

五、几点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扩大兴边富民项目实施范围。xxxx8年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关心帮助下,xxxx县先后实施0-3公里和3-20公里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全县贫困地区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历史连年战争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全县基础建设还非常薄弱,仍然属于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扶贫攻坚工作重点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为此,建议上级把兴边富民项目实施范围由边境0-20公里扩大到全县的所有乡(镇)、村、屯。

2.加大对边境地区扶贫开发政策项目扶持力度。着眼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议中央、自治区在产业、民生等各个领域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向边境地区倾斜,支持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和全面推进基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民生项目建设。同时,建议上级在控制土地利用方面,侧重考虑xxxx县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用地难矛盾突出的问题,优先安排项目建设新增用地指标,加快边境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边固边目标。

(二)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方面

1.支持中信大锰及锰加工企业项目建设。中信大锰及xxxx县的大部分锰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该县边境乡镇下雷镇,一直以来,这些锰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本地丰富锰矿资源,加快锰业发展,吸纳了边境富余劳动力,增加边民收入,使他们能守卫边疆,发挥守边固边作用。因此,为使边民有固定收入,不需远离边境外出打工,建议上级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中给予xxxx县下雷镇锰加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在技改升级、项目用地指标、用电指标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给予投资xxxx县的中小企业申请国债、贴息贷款、科技研发经费等各类扶持资金。借鉴目前沿海发达地区的做法,鼓励经济实力强的民营企业建立融资机构,盘活民间资本,让大企业给小企业贷款,大企业与小企业、强企业与弱企业形成金融共同体,提高他们抵御金融风险的协作能力。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尽快建立起金融信贷保险机制,增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三)强化边境口岸贸易发展方面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xxxx县已经成为连接东盟各国的重要贸易通道。但是该县属老少边山穷地区,作为自治区级贫困县,可用财政十分有限,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口岸基础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制约了边境贸易、锰矿开发合作和旅游业发展。为此,建议中央和自治区进一步加大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边境落后地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硕龙口岸升格,促进边境贸易发展,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边境经济发展。

(四)加强民生保障方面

1.提高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由于国门学校多是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比较低,部分家长因家庭经济困难,很难完全支付子女在校学习的生活费,生活压力大给寄宿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寄宿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当前物价较高,而学生的伙食标准还比较低,很难维持学生最低的营养需求,因此建议上级财政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

2.加大支持贫困边境地区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工作力度,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目前xxxx县城区仅有1所公办幼儿园,刚成立的两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尚未形成规模,幼儿入园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当前只有着力实施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县幼儿入园难问题。按照该县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县需要新建及改扩建的项目投入大,希望国家和自治区在分配项目建设资金时,多支持xxxx,为xxxx顺利完成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提供资金保证。

3.扶持实施好村镇教师周转房工程,切实解决村镇教师住房简陋、紧缺问题。按照xxxx县教育规划,xxxx期间需要建设村镇教师周转房800套,计划投入5000万元。由于县财力有限,希望国家和自治区在实施村镇教师周转房工程时多予xxxx县支持与倾斜,确保从根本上解决好村镇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将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

4.提高扶贫项目补助标准。一是提高危房改造项目补助标准。当前居住危房的农村贫困家庭,多属低收入家庭,除基本生活保障外,没有更多剩余资金。同时,由于xxxx县基础设施较差,建房材料运输费用较高,增加了建房成本,因此低保户、困难户等自筹建房资金比较困难。随着物价上涨,农民需要自筹的资金相应增加,建议根据边疆贫困地区的实际,在财政和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提高项目补助标准,减少农村危房户自筹资金比例,确保危房户住上新房,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扶贫屯级道路补助标准。目前,屯级道路硬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为22万元/公里(硬化路面宽度3.5米),每平方米仅为62元,这样的补助标准与实际需求差距甚大,建议下达的扶贫屯级道路补助标准尽量按实际投资额安排项目资金。

(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贫。xxxx县是边、山、穷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居住在自然条件较差的贫困村民很难脱贫致富,他们都想易地搬迁,但是遇到不少问题。一是需要搬迁的人多,面广,大部分自我发展能力低,通过原地或就近安置的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二是项目补助标准相对偏低,完成下达建设任务难度大。三是扶持产业发展不足。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基本解决搬迁群众的住房和口粮问题,但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有限,县级财政困难,对搬迁后扶持产业发展资金缺乏,加上有些搬迁点缺乏土地,发展产业资金少,缺乏实用技术等因素,导致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困难,难以保证搬迁户致富。四是搬迁用地难以落实。选择既是交通方便又是能发展经济的搬迁点较少,有些搬迁点用地可能涉及其他村屯,群众集资征地较为困难,国家补助资金又没有,所以搬迁用地压力大。为此,针对搬迁存在的问题,要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摆脱困境,改善当地生活环境,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彻底消除贫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托城镇化产业化发展,让部分有条件的贫困人口搬迁到乡(镇)、县城周边,让贫困群众直接参与经济建设,享受发展成果,加快劳务输出,增加收入,实现整体脱贫。建议上级在异地搬迁用地和资金上给予政策扶持。

(六)加大对边境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边境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xxxx县周边的隆安、天等、靖西、龙州等4个县都是国家重点贫困县。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国家重点贫困县扶持力度,这几个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而xxxx县近两年实施兴边富边民大会战项目,0-20公里以内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但20公里以外村屯基础设施依靠有限地方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是难以满足贫困地区需解决交通等实际问题的要求,目前xxxx县农村基础设施明显落后于周围国家重点贫困县。因此,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加大对xxxx县边境贫困农村的扶持力度,在安排以工代赈、扶贫资金上给予倾斜,切实解决村屯水、电、路等设施建设问题。

(七)将华侨农林场列入扶贫开发范围,对华侨农场建设给予政策倾斜扶持。1979年越南排华,一大批越南归侨被安置到xxxx农林场,由于他们的身份特殊(华侨农场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他们种地但又不是农民,所以享受不到扶贫政策,现如今他们生活都比较困难。因此建议:一是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场实施农田水利、道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农场贫困问题纳入农村扶贫开发范围,确保农场与农村同样享受村村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生育普惠等各种优惠政策。二是希望上级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侨场用于引进项目、发展经济的专项用地指标。三是放宽项目准入条件,如适当允许部分两高项目进驻华侨经济管理区,支持侨场引进项目,发展经济。四是将非归难侨危旧房498户的改造纳入归难侨危旧房改造或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工矿企业棚户区改造范围,给予侨场非归难侨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参照农垦系统危房改造标准给予补助。

热门标签: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怎么写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合集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就业扶贫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合集4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