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业论文8000字(通用4篇) - 毕业论文 - 范文123~

毕业论文8000字(通用4篇)

时间:2022-09-26 毕业论文 点击:

毕业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地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8000字(通用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毕业论文8000字

  摘要:从我国农村居民金融消费素养现状看,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金融技能等四方面均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东北地区更为落后。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金融知识理解较浅,部分农村居民的金融行为和金融态度素养较低。建议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多种金融知识宣传渠道的途径,提升农村居民整体金融素养水平。

  关键词: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提升建议

  居民金融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消费者自身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的高低,更是整个国家金融消费环境安全与否以及金融市场稳定与否的重要基石。拥有良好金融素养的居民能够合理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出适当而明智的金融决策,进而提高金融市场参与度并降低金融风险。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非法集资、保险欺诈销售、电信金融诈骗等现象频出,消费者的金融安全问题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对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提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更关乎整个国家国民金融素养水平的高低,所以更有必要针对农村金融消费者丰富其金融知识,提升其防范金融风险的技能。

  一、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现状考察

  结合中外文文献及中国人民银行消保局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内容来看,金融素养主要包括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和金融技能四方面,所以对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现状考察即从这四方面展开。

  (一)农村居民所需金融知识现状

  《2017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居民缺乏的金融知识依次排序为:股票基金投资、住房贷款、债券投资、金融纠纷解决知识,分别占比36.09%、28.91%、21.01%、20.77%。农村居民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最常采用的方式是“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上网找资料”(城镇居民、各地区居民也是如此)。

  (二)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现状

  农村居民金融行为现状包括计划与执行未来支出的程度、阅读核对契约条款的程度、维护自身信用的程度、确保自身金融安全程度四个方面。农村居民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整体低于城镇居民;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金融行为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在阅读核对契约条款的程度、维护自身信用的程度、确保自身金融安全的程度三个方面明显低于东部、中部、西部。

  1.计划与执行未来支出的程度。有家庭支出计划并严格执行的农村居民占比为79.88%(城镇居民为86.78%)。东、中、西、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有家庭支出计划的占比为80.75%左右,差异较小,较均衡。其中安排教育计划支出的农村居民占37.84%(城镇居民为43.29%),其中东、中、西、东北地区居民占比分别为43.07%、45.27%、38.41%、

  39.41%,西部和东北地区落后。超半数的农村居民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生意收入安排养老计划(超过60%的城镇居民依靠退休金),农民养老计划收入波动比城镇居民大。

  2.阅读核对契约条款的程度。农村居民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会进行阅读合同条款、核对账单等契约行为占比为29.33%(城镇居民为36.1%)。东、西、中、东北居民阅读合同条款占比分别为34.99%、33.95%、31.36%、29.78%,东北地区该项指标落后。

  3.维护自身信用的程度。农村居民在申请贷款前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为94.12%(城镇居民为96.69%)。东、中、西、东北地区居民在申请贷款前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占比分别为95.71%、95.81%、96.55%、92.29%,东北地区该项指标依然落后。

  4.确保自身金融安全的程度。在使用自动取款机服务时,66.90%的农村居民用手或身体遮挡,防止他人看见密码(城镇居民为78.43%)。东、中、西、东北地区有意识遮挡密码的居民占比分别为76.81%、73.86%、74.27%、63.90%,东北地区该项指标明显落后。当发生金融纠纷时,农村居民最常采用的三种投诉方式分别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向当地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向当地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进行投诉”,占比分别为63.84%、42.35%、37.74%(城镇居民为73.62%、46.96%、52.75%)。各地区居民最常采用的投诉方式均是“向提供该商品或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诉”。

  (三)农村居民金融态度现状

  农村居民金融态度整体上不如城镇居民,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金融态度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

  1.对金融知识教育的态度。农村居民认为金融知识普及重要的占比为82.58%(城镇居民为90.23%)。农村居民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有价值的占比为76.78%(城镇居民为83.56%),东、中、西、东北地区认为金融知识进校园“是”非常有价值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81.97%、83.08%、80.97%、74.23%,东北地区该项指标也明显落后。

  2.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农村居民对于“今天有钱今天花完”的即时消费不储蓄的观点,持“不同意”意见的占比为77.38%(城镇居民为80.59%)。东、中、西、东北地区居民对消费和储蓄的态度略有差异,持“不同意”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9.11%、80.37%、80.70%、72.78%,东北地区该项指标还是明显落后。

  3.对信用的态度。农村居民同意“应谨慎维护信用,不应过度扩张”观点的占比为80.52%(城镇居民为90.50%)。东、中、西、东北地区同意这一观点的居民占比分别为89.00%、88.20%、85.33%、82.01%,东北地区该项指标明显落后。

  (四)农村居民金融技能现状农村居民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能力方面,对所选同类产品会进行比较的占比52.83%(城镇居民为67.76%),在能否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时,选择“能”的占比为53.43%(城镇居民为67.66%),是否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风险和收益有清晰认识时,选择“是”的农村居民中占比为57.84%(城镇居民为73.44%)。说明农村居民的金融技能整体偏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金融技能。在对假币的识别上,农村居民对冠字号码查询功能所起的作用,只有10.76%的居民“非常清楚”(城镇居民为14.46%),说明居民假币识别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理解较浅

  股票基金投资是农村居民最缺乏的金融知识。农村居民普遍认为用货币购买股票可以年年分红获利,却对用改革后节约的大量宅基地上市入股,吸引城市资本在当地搞企业开发将获得超额红利表现出消极态度;预期将货币交给专业化基金公司运作可以获得多于银行利息的报酬剩余,却对将农用地经营权转让给农民职业经理人打理会获得生产剩余表现出过度谨慎态度。此外,大多数农村居民期望获得高的现代农业收益,却不愿承担与之相生的高风险意识也是现代股份制农业在农村推进的一大障碍。这种对质同形不同的金融知识的浅化认知以及未深入考虑农产品市场风险在农村是普遍存在的,引导农村居民深刻理解金融本质将是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改革必须克服的硬骨头。

  住房贷款是农村居民次缺乏的金融知识。贷款成功后期待经济能力提高时再还贷的观念导致延迟还款行为在农村并不少见,大多数村民对不按时还款引起的后续负面影响未进行深入了解。目前伴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趋势以及农村自建宅行为,农村居民对资金来源之一的贷款非常熟悉,但对选择何种还贷方式能使贷款成本最小化问题关心不足或由于相关金融知识缺乏而对此问题欠缺考虑。

  债券投资也是农村居民缺乏的一项金融知识。经中国人民银行消保局的抽样调查访问,对18岁及以上各层次年龄的村民提起债券,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国债”,这可能与农村所处的金融环境相比城市落后有关。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概念远未深入村民意识中,对于未来以节约的大量农村集体宅基地为基础资产发行“宅基地债券”盘活土地存量,村民的褒贬不一,参与的意愿并不高。

  (二)部分农村居民的金融行为素养较低

  在农村尚有20.12%的居民没有支出计划或有计划但因某些原因最终未严格执行支出计划。部分村民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对未来支出很少未雨绸缪,结果是遇到“天灾人祸”时自己无力应对,借助亲戚朋友的行为勉强度过甚至不能渡过难关。在有支出计划并决心执行的这部分村民,对自然灾害保险或除养老、医疗以外的商业保险计划很少涉足甚至没有该项计划,遇到突发事件与没有支出计划的居民采取相似的落后避险方式。这些行为反映出村民的金融支出计划素养较低。

  在农村有部分居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契约条款或债权债务凭证不仔细阅读核对,从众签字或按手印的行为较普遍。认真阅读契约条款或凭证但对部分文字有疑惑的村民,除询问当事人外,很少自己主动上网或通过其他方式查询相关问题,解决疑惑。这些现象反映出村民的金融阅读审核行为素养较低,是日后出现金融纠纷的潜在隐患之一。

  农村居民在申请贷款前未认真考虑自身偿付能力的比重为5.88%,这部分村民的想法多是随实际情况而定,贷款到期有充足的资金则还贷,缺乏充足的资金则选择拖欠,无视银行的催账电话,是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初次贷款给低信用村民进而导致大概率坏账的潜在来源之一。这部分居民欠缺详细的按时还贷计划,到期无力还款时不主动联系银行说明延期还贷事由,不注重对自身信用的维护,是低金融信用素养的真实表现。

  在使用ATM存取款服务时,33.1%的农村居民未用手或身体遮挡密码,这种行为是威胁自身金融安全的一大隐患。在采用维护自身金融安全的手段方面,向涉事金融机构投诉违规行为是63.84%的村民首要选择,36.16%的村民遭遇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而使自身损失时选择忍气吞声,表明这部分村民的金融安全素养有待提升。投诉方式失效时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可果断诉诸法律,若追回收益小于成本,可尝试向政府相关金融部门反映。

  (三)部分农村居民的金融态度素养较低

  17.42%、23.22%的村民分别认为金融知识教育的普及、校园金融知识教育不重要,部分是由于出于金融与自身需要关系不大的考虑,部分由于家长不想为孩子在学校的课业学习添加负担。这种态度有一定合理性,但未察觉到金融教育对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及全面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良性作用。

  80.52%的农村居民认为应谨慎维护信用,不应过度扩张,表明大部分人持理性的信用态度。19.48%的村民敢于冒风险,尝试信用扩张,如果是在确信信用扩张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前提下,此类信用态度值得肯定。

  三、农村居民金融素养的提升建议

  2017年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教育、收入、地域、年龄和职业等五个因素与消费者金融素养得分显著相关。其中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而收入与金融素养也显著正相关,说明家庭收入是金融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就职业而言,“全职工作”和“退休”与金融素养指数显著正相关,而务农与金融素养则显著负相关,说明务农群体的金融素养确实较低。针对这些影响金融素养的重要因素,对于农村消费者,可以从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宣传教育丰富其金融知识、深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升金融素养。

  (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1.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改革。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改革既是响应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号召,也是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新一轮农村改革主要是“三块地”改革,其中农用地改革为现代农业大规模、专业化经营扫清传统土地要素流转不畅的障碍;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为吸引城市人才、资本流入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有利于农村城市化改造,逐步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改革中,村民是受益方,通过农用地入股得到红利、宅基地与附着物(房屋)流转收取租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村民集体成为企业股东,并把红利直接分配给每一位村民,提高村民收入,进而通过积极参加金融实践提高金融素养,金融素养的提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推动改革推进,形成良性循环。

  2.积极建设特色小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入股新设企业后,村民在不直接参与农用地的背景下可以选择在企业里充当员工就业或外出打工,拓宽增收渠道,间接提高金融素养。农村企业可自行选择一二三优势产业进行专业化大规模生产,逐渐形成具有特色品牌的小镇。依托当地企业的特色小镇会吸引外来游客,带来产品订单的同时也会为当地村落带来旅游收入,带动村镇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使村民进入马斯洛需求的高级层次,为金融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的建设

  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在发挥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基础上,引导创新型乡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设立,如金融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融等金融服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民营银行、互联网保险公司、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等的设立发展可加快提高乡村的金融覆盖率。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乡村资本要素与金融人才要素供给,为村民金融素养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

  (三)创建多种金融知识宣传渠道普及和丰富金融知识

  1.分层次将金融知识纳入农村学校教育。提高全民金融素养的快捷途径当属金融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对低净值人群。金融知识的普及要从早从小抓起,建议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针对大、中、小学生不同青少年群体,实施差异化的金融知识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防范金融诈骗。在小学高年级的课本里加入基础金融知识,使理解力较低的小学生对金融宏微观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中学阶段(包括职业技校、中专)将简单金融知识教材发放给学生,作为一门课外读物,和体育课一样纳入同等地位的考试范围。在大学阶段,可将金融知识作为一门非金融和经济类专业学生必选的选修课,分为货币、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相关内容供学生学习。学校也可邀请一些金融机构进校园进行宣传,重点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校园贷”、“现金贷”,增强其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的甄别和抵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观念。

  2.利用各种媒介进行金融宣传。

  一般电视、网络里的专业财经频道对农村居民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在财经频道里专门开辟出一个乡村金融栏目,结合农村居民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金融实践编制成通俗语言剧目,有利于村民金融素养的提升。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可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定期深入管辖农村对村民进行金融宣传教育,结合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等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案例,现场宣讲,帮助农村金融消费者识别非法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常见手法、社会危害及救济途径等,提升农村居民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Delavande,Preparationforretirement,financialliteracy,andcognitiverecources[J],MichiganRetirementResearchCenterWorkingPaper,2008,No.190.

  [2]Lusard,A.Theeconomicimportanceoffinancialliteracy:Theoryandevidence[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2014,52(1):5-44.

  [3]Johnson,E.Fromfinancialliteracytofinancialcapacityamongyouth[J],JournalofSociology&SocialWelfare,2007,34(3):119-145.

  [4]张欢欢,熊学萍.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测评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河南两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7(03):131-144.

  [5]江西省金融学会课题组,张智富.农村中小学生金融素养教育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基于江西2302个样本调查[J].金融与经济,2018(10):4-8.

  [6]何学松,孔荣.政府推广、金融素养与创新型农业保险产品的农民行为响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5):128-136.

  [7]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2017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2017.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110142

【篇二】毕业论文8000字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

  管理会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管理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与财务会计不同,财务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回顾,属于报账型会计,而管理会计重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以加强管理水平和企业进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企业应加快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研究背景

  我国大部分企业目前仍然看中财务会计的作用,忽视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管理会计人才相对匮乏。合理运用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会计人才中,财务会计人才的比例远大于管理会计的人才,这证明了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并不充分。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专门设置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26.49%,没有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的公司占73.51%。被调查者中43%的企业没有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而且,只有9%的被调查者表示公司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48%的企业都将其包含在财务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数据表明,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远远低于财务会计,企业应该加强管理会计人才体系的建设。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一)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管理会计人才依据企业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预测企业的未来,并为发展提供最有效的决策。预测和决策是财务会计所不包含的内容,所以企业仅依靠财务会计人才来保证企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应该在培养财务人才的同时重视管理会计人才,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可以确定正确的预测目标以及预测方法,减少预测过程的失误,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依据。

  (二)控制经营活动

  管理会计人员在对经营活动数据进行分析时,合理地对销售、成本、利润作出预测,继而做出最佳决策。并且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成本,依据决策对企业的各方面做出合理的预算,最终推进预算的实现。管理会计人员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对决策和发展结论提出合理的意见和理论依据,从而控制企业的预算和发展方向。

  (三)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会计人员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更懂得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它运用一系列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得预测和决策更加合理可靠。同时,管理会计使会计人员逐步摆脱“账房先生”,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更为了解,更能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合理的决策,使企业的利益达到最佳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四)加速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合理运用管理会计有助于加速企业的发展,管理会计人员在运用信息时会更加依赖数据分析,这使得决策更加理性,更有参考价值。管理会计人才在促进企业进步发展方面具有无限的潜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创造价值,企业应该充分去挖掘这种潜力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三、管理会计人才的未来展望

  (一)管理会计人才将在企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调查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回复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对公司绩效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仅仅依靠财务会计是不够的,财务会计用来对经济活动的记录,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管理会计则是对数据经行分析,保障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未来发展。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角色是不可代替的,它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将促进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量和发展。

  (二)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才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会计建设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管理会计人才在提高管理水平,加速企业反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在加强财务人才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企业要重视管理会计人才,我国各大高校也要重视管理会计的课程,使会计专业学生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对其的大量需求,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四、总结

  管理会计能够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我国目前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管理会计人才还很匮乏,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彰显出来,管理会计人员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分析,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从而控制经营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和加速企业的发展。

  国家和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和需求将不断加大,管理会计人才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和企业应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挖掘其在实现创新价值,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使得管理会计充分发挥它强大的作用,促进我国管理会计事业的发展。

【篇三】毕业论文8000字

  【摘要】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压力,大学生群体也是抑郁症高发的一个群体,近几年抑郁症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本文采用SDS自评量表对在校大学生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抑郁症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SDS自评量表

   抑郁症是心理障碍合并生理性疾病,它好比是人群中的“流感”,但它与“流感”却大有不同,虽然具有普遍性却无法引起人们的正确认识,其中不同程度的患者遭受这不同的心理及生理折磨,随着抑郁症更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抑郁症自杀的例子不断上升,本文通过调查走访本校的学生,采用SDS自测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在校大学生抑郁症患病概况,倡导大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1大学生抑郁症调查研究情况

   1.1调查目的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走访调查①了解本校大学生抑郁症患病情况;②倡导社会及学校更多的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普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调查方式

   本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因其使用的简便性和业界的权威性非常适合作为本次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群体十分可靠有效,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2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2.1SDS测评问卷结果及分析

   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给大一至大四年级每个年级100份问卷,共400份问卷调查,其中收回问卷400份,有效问卷392份。

   不同性别大学生抑郁人数情况比较在随机走访问卷的同时,经过和填写问卷的沟通发现大部分人对于抑郁症并无正确理解概念,由于本校女生人数众多,所以被调查者大部分为女生,其中男生人数一共71名,无抑郁60人,轻度抑郁2人,中度抑郁1人,重度抑郁0人,女生人数一共329名,其中209人无抑郁症状,103人轻度抑郁,15人中度抑郁,2人重度抑郁。综合以上数据,本校抑郁率为32.75%,其中男生抑郁率为15.49%,女性抑郁率为36.47%,其中抑郁率人数最高高的是大四的学生,第二高的是大三的学生,其次是大一的学生,最后是大二的学生。

   2.2抑郁症原因分析

   本文根据调查及部分同学的症状及反应,对于造成抑郁症的原因从情绪、抑郁症污名、人格特质三方面做出了如下分析。

   首先,从情绪的方面分析大学生抑郁症形成的原因,情绪本身难以被定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并伴随生理反应和认知互动,表达出特定的行为。生活中,情绪的基本种类分为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奇和厌恶。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女生患抑郁症概率会高于男生,因为女生的情绪相比较于男生更为敏感,特别是因为恋爱失败原因导致的情绪低落、沮丧、失眠等症状都是诱发抑郁症的重要诱因;其次大四和大三的学生抑郁率最高的原因时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使自己长时间处于显著的低落、压抑、紧张、焦虑情绪中,因此而导致并加强自己的抑郁症症状,在调查的抑郁症患者中,我们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情绪处理中会表现出认知偏见,他们更偏向于单一的负面情绪而忽视了其他情绪。大四的学生面临的环境压力大,同时也会映射在大三的学生身上,在长时间的高度压力之下,很容易在情绪处理中产生认知偏见。认为自己不具备竞争优势、社会不接纳自己。而大一学生因为要融入环境,处理和同学老师舍友的关系,高中和大学的脱节,繁忙的学习任务和课业压力,对自己定位方向不准确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部分人会伴随抑郁情绪的困扰,大二的学生因为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课业压力也没有大三大四的学生大,所以抑郁症发病率最低。生理上的健康对抑郁症患病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大一至大四学生调查中发现患慢性疾病的患者中引起抑郁症的概率高于正常生理健康的人。

   其次,从污名的层面来看,污名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学校中被污名的对象通常情况下会被贴上特殊标签,大部分是由于过去的校园生活和人际交往关系中被贴上了自卑、懦弱、胆小、生理缺陷等标签。大四的学生面临的考研和就业压力是最大的,学生既要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也不能辜负自己的规划,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名校情节也无形之中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感觉不被环境接受,通常对于污名的研究大多数是农民工群体、艾滋病群体这些处于社会底层和边缘的群体,伴随其研究下针对心理疾病层面的污名也开始出现,在校大学生因为大学生活中存在不同环境下的人,社交群体中的距离对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距离就是产生污名的一个原因,最多的体现在大一的学生身上,对于新环境和新集體的融入感和距离感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进而产生抑郁情绪,最终发展成抑郁症状,可见大学中污名现象的存在是产生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最后,在人格特质的层面来分析大学生抑郁症原因。人格特质随着当事者的生活环境、心理压力、亲密关系、生活角色的改变而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被调查访问的同学中有的人抑郁症症状在高中最为明显,进入大学之后症状有所减轻,但是依然存在。我校的大学生大四的抑郁率症状是由于面对的就业和考研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力,大一新生的抑郁症病发则是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舍友关系的处理等产生了消极情绪。人的性格在广义层面可分为外倾性和内倾型,而抑郁症患者的外倾性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女生的抑郁症患病率高的原因是因为性格上面相较于男生更具有内倾的性格特质,在关系处理中遇到刺激容易紧张焦虑,特别是恋爱当中会出现控制情绪能力差等病理性人格特质,所以患抑郁症的几率更高。在调查当中会发现很多人际交往内向的人得抑郁症的概率会高于外向型人格特质的学生,人格特质的类型和抑郁症存在紧密关系,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也与人格特质的类型息息相关。

   3抑郁症治疗建议 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可以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音乐治疗等几个方面入手。

   运动治疗:在校大学生可以每天通过运动来减轻释放自己的压力,大量的流汗可以是人的心情变好,生理上的运动也会对心理上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内倾型人格特质的人更需要通过大量的运动来释放自己心理压力,对于失眠的症状会有所改善。这里的运动方案是每周3次,每次一小时,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来进行调整。

   心理治疗:每个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老师和心理咨询教室,可以在通过向心理辅导老师的交流沟通,诉说自身抑郁症的情况,心理辅导老师通过耐心的倾听来了解抑郁症患者自身的情况,引导抑郁症患者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包括人际关系认知和心理情绪认知,进一步来让你正确认识自己。心理指导老师同时会积极联系抑郁症学生的家长,来让家长重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与家长的积极沟通,让家长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并指导家长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定时运动进行辅助治疗。

   音乐治疗:音乐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静坐冥想、聆听特定的治疗音乐等方法来进行。采用特定的音乐治疗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消极情绪进行纾解,促进对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健康发展。

   药物治疗:治疗抑郁症的常见药物有舍曲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度洛西汀等西药,中成药也对抑郁症有帮助作用,这里需要根据抑郁症患者的发病次数,抑郁症程度找到专业的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要注意的是抑郁症药物含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自己不可以随便更改用量及用药次数。

   当代大学生的抑郁症是值得关注的,并且社会群体片面的将抑郁症理解为心理及情绪上的低落,本文研究发现抑郁症不仅是心理性疾病更是生理性疾病,在生活中我们要关注抑郁症患者,积极带动他们参与社交活动,适当鼓励患者引导他们去关注积极健康的认知。

【篇四】毕业论文8000字

  摘要: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及技术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是中外会计教育界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高等院校也在进行着专业模拟、基地实践等方面的尝试,这些研究与尝试,对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急需完善。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由于缺乏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具体内容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导致实践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第一,教材差异。有些实践教学教材本身脱离实践。近年来,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出版之多,但很难找到一本真正取之于企业实际的,实训内容大多是单项或片段的;第二,方法差异。实践教学手段大部分停留于手工模拟,在企业会计工作基本实现电算化的今天,显然是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需求的会计人才的。第三,环境差异。在招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各校会计学专业学生逐年递增,实验室供不应求,有些高校的模拟实验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体验不到真正会计实际工作的流程,很难全面把握会计操作技能,实践教学效果很难保证。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在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未能体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反映出教育的产品———会计专业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企事业单位现在都倾向于招聘有经验的会计人才,致使刚出学校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充分的经验,实践能力较弱经常吃闭门羹。高校对学生进行统一性的实践教育模式,以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并且统一用考核方法来检测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忽略了现实当中的实际操作性。

  3、实践教学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部分承担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师并没有实业界系统工作的经验,带领学生做模拟实验也是就教材做实验不能深入拓展,实业界究竟怎么做,心里没底。缺乏理论功底扎实,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在高校的教师大部分从学门到学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承担实践教学课程必然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所以导致了前述怪现象的发生。因些,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建立适合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指导思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应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会计人员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确立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及其学生实训考评机制,实行边学边做,学做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课程实践与专业调查相结合,课程单元、阶段与整体内容相结合,会计、财务、审计等主干课程交叉结合进行多模块,全方位实践教学。

  2、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七大模块,两大循环、双轨制的全过程实践。

  3、课程实训模块。主要进行会计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训,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伴随各门课程的教学,学做结合,边学边做。实习方式可运用实验室各仿真实习模块,分为单项实训、专题实训和课程综合实训。如:基础会计侧重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实训。使学生熟悉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中级财务会计结合授课进程实行阶段性专题实训,如存货业务实训、固定资产业务实训,销售业务实训等。

  4、岗位实训模块。应对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的能力需求,在学生主要专业课结束,毕业走向社会的前一个学期开设:出纳业务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业务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财务案例分析实训、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训等适应社会专业能力需求的实训模块,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5、综合实训模块。模拟一个企业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综合业务,进行整个专业知识的综合实训,需要学生将所学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加以应用,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能力综合化,全面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6、行业特色业务实训模块。开设商品流转业务实训、施工企业工程成本核算实训模块、金融企业会计实训模块等,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就业面向。

  7、校园网开放案例实训模块。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的开放式案例实训。学生在宿舍、实验室、图书馆等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克服时间、地域等限制。

  8、双重会计实验教学模块。电算化会计实训,利用同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和电算化两种实验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进而实现同一套数据、两种实验,取得双重效果。

  9、专业调查。实行专业调查与短期带着问题进行实际岗位实习制度,例如,利用寒暑假给学生布置专业调查或专业实习内容,学生回校后上交专业调查报告或实习作业,学生的实习作业均在实习单位有经验的实业界人士指导下完成,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与沟通、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10、双轨双循环制。上述七大模块均实行双轨制实训。所谓双轨制即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交叉进行。如,课程实训,可首先结合各门课程教学现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现学做结合,利用专业调查,和假期短期基地实验,可进一步缩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距离。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模块,校内实训之后到校外实习基地体验,达到技能的进一步强化,大四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可使学生提前步入会计工作岗位,积累专业经验。双循环是指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行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两大系统的融合。彻底突破传统手工模拟实践模式,实行多媒体实践教学。购置《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多媒体出纳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审计模拟教学系统》、《多媒体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多媒体实践教学软件。该类教学模拟实习系统整体上分为:实习目的、企业背景介绍、实习指导、模拟实习(模拟制造企业一个会计循环的全部经济业务)、试题库、实验考核五部分。学生在计算机上进入模拟教学系统可以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单项练习,也可以进行模拟企业的整个专业流程的全部会计、财务综合业务训练等,使模拟教学微机化、网络化、同时也培养学生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

  三、改革目标及其应解决的问题

  构建双轨双循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多模块、全方位、全过程实践教学。其宗旨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的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扎实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目标的实现,必须解决如下问题。

  1、设置合理的实训项目。专业基础和专业核心课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科学安排,做到难易适度。

  2、加强实训教材及其相应的资料建设。特别是适用于推行双重实验教学的实训资料及教材建设,编写符合单项、阶段及综合的计算机与手工会计通用的实训资料及教材。

  3、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在校内,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在校外,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有较多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实现零距离上岗。

  4、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高校应该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学习、锻炼,考取相应的职称,成为“双师型”教师。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理论功底扎实和实际操作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5、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解决学生多,不定时不定点开放,实现实训资料共享,案例数据共享。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专业实践及其职业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会计实践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必须手段。因此,构建全方位、多模块、立体化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必要的,可行的。

热门标签: 毕业论文8000字完整版 会计毕业论文8000字
《毕业论文8000字(通用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毕业论文8000字(通用4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