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四篇 - 汇报材料 - 范文123~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四篇

时间:2024-03-28 汇报材料 点击:

汇报,汉语词语,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汇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篇1

xx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高标准配置教育现代化设备,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应用水平,先后获得江苏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南京市示范图书馆、南京市科技星光基地、南京市中小学校园阅读基地等殊荣。20xx年又成功建设并获批“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示范校”“示范级数字化校园”。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臻优至上”为原则,紧紧扣住创建“南京市智慧校园装备示范校”的契机,严抓教育装备的管理和应用,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趋于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教育——引领装备工作的方向

学校致力于品牌建设,将“每一个孩子、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作为教育起点,主张“发现、发展、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从而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技术装备工作中努力践行这一办学追求。xx年,学校借抗震加固工程完工之际,全面改建并增设了与新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数字实验室、技能创造室、图书馆等,“童话博览馆”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当中。学校未来将给师生提供更加优良的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发扬学校优势,为孩子提供最好教育”这一目标。

二、优质设施——加大装备工作的投入

学校安排充足的专项经费,保证教育装备的添置、更新和补充。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建设与配备均达到了《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1、实验室装备

学校设有标准实验室2个,其中数字实验室1个,技能创造室1个。技能创造室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保证四人一组拥有必要的分组活动器材。必要的实验材料具有常态配备保证,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出率均为100%。

2、图书馆装备

借阅一体的阅览室,有纸质藏书34699册,生均30册,年生均借书15册;设有学生阅览座位62个,配备了4台电脑。高年级学生在阅览过程中,可借助网络进行查询,以丰富书本的外延阅读。教师阅览室及教师发展中心两处共设座位五十余个,xx年订阅的报刊杂志达67种。同时,学校将“宝葫芦”书站设置在第三教学楼的二层和三层,内设科普、文学、童话等书籍500余册,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由学生自主管理。每个班级均设置“图书角”,上架100本书,人均2册以上。

三、优良管理——规范装备工作的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装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如图1所示),将科技工作、图书馆工作、信息化装备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当中。每学期还制定专项的工作目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智慧校园装备工作规划,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总结,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2、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按照标准要求配备和落实各专用室的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专用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活动方案和考评机制。在班级图书角的管理中,还有对班主任的考核,并将其纳入教师奖励绩效工资考核中。

3、加强采购管理

设备的添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各项规定,并通过政府采购系统完成,所购产品严格把好质量关,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4、加强维护管理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物品均统一编号,定期保养,及时维修更新。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验室使用的常规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建立个别登记账、总括登记账和剔旧账,备有计算机管理系统;新书及时编目上架流通,书架架标齐全,图书排列整齐;期刊及时装订并入编上架流通;实行师生全开架借阅;每学期对新增图书、流通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制订各类计划提供真实依据。

5、加强检查督促

学校制定专用室检查评比制度,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等形式掌握设备管理情况,通过资产管理网络平台等看台账、查记录,了解管理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和修正;期末还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专用室的管理和运用情况。

 四、优美环境——创设装备育人的氛围

学校注重实验室、图书馆等场馆的环境布置与教育氛围的创设。专用室内先进设备摆放整齐,墙壁或张贴格言警句,或展示学生作品,或介绍相关知识,均做到图文并茂,整洁美观。

另外,学校紫竹剧场和报告厅的建设、体育馆的改造、“宝葫芦书站”的打造,为开展科技活动、读书活动提供了室内外教育活动场地。我校还因地制宜,在校门口打造科技流动宣传长廊,进行通识培训,方便学生、家长和教师学习科普知识。学校还在教学楼走廊、紫竹剧场、紫藤步道等活动场所,利用橱窗、展板等开展校园读书文化活动。如二年级在走廊的墙壁上进行绘本读物的展示和推介;图书馆在紫竹剧场利用展板进行读书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出。

五、优秀教师——打造装备管理的队伍

我校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教师品牌团队,其中“科学创想”团队、“促进阅读”团队均由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室负责人组成,他们中有区学科代表人2人,省、市、区先进多人。他们有的在南京市图书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有的获得省科技辅导员称号,有的多次在市、区展示课堂教学,有的还多次受邀在市区开设专题讲座,可谓是一支素质精良的队伍。

在科技辅导中,学校还对外邀请特级教师陈长明、玄武区少年宫李长生等作为特色科技活动小组的辅导员。他们专业娴熟,技艺精湛,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读书指导中,除了“促进阅读”的团队成员之外,每位语文教师、班主任也成了主力军。将阅读课纳入课表,让学生不仅天天在班级有书读,每周还有在图书馆内上课的机会,由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交流读书心得。此外,学校还多次组织阅读指导赛课活动,唐静老师曾代表学校获得区课外阅读指导课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校还在青年教师中开展“绘本讲述”比赛,以此来提升教师鉴赏绘本、诵读绘本的能力。

 六、优学乐园——发挥装备建设的作用

学校以专用室等室内外活动场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学校每年都会固定开展的宝葫芦“四个节”活动——“宝葫芦”童话节、读书节、科技节和体育节。

1、“宝葫芦”科技节

学校每年有四项固定的科普活动:上半年主要根据“快乐周六”的相关要求,开展科普场馆参观,科普专家进校园活动;下半年,学校主要针对江苏省“金钥匙知识竞赛”“江苏省青少年模型竞赛”开展有关活动。

同时,自xx年以来,以实验室为主阵地,学校已连续3年开展了“宝葫芦”校园科技节活动。

2、“宝葫芦”校园科技节

上一期的主题是“环保,让世界更美好”。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科普书籍、了解一位科学家的生平、听一次科普讲座、参观一个科普场馆、观看一场科普电影、参加至少一项科技比赛活动。科技节系列活动也精彩纷呈:在低年级中开展了“变废为宝”的模型制作比赛,利用吸管、瓶罐等废旧材料制作模型,共收到各种想象丰富、制作奇巧的作品101件。对于中年级学生,一是围绕南京市“五小”评比开展活动,二是组织开展科学幻想画绘画比赛。学生通过画笔、纸贴、折纸等美术方式,描绘对未来的种种幻想。科技节特别为高年级学生设计了“胡萝卜搭建”比赛,要求学生利用胡萝卜和牙签作为建筑材料,进行创意搭建,4人一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共20个班级组成的40支队伍参加了全校比赛,其中“未来建筑”“天空之城”两件作品造型独特、结构巧妙,最后获得评审组的一致好评,获得特等奖。

另外,在每届科技节中,四驱车和电子百拼比赛两项赛事,已经成为我校科技教育的传统项目,尤其受学生的喜欢。不仅学生创意不断、乐在其中,由家长组成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了进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亲子活动,学校的科普活动辐射到家庭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普活动体系。为了加大宣传,每一届科技节活动都会在学校校园网和专题网站、鼓楼区教育信息网上进行报道和呈现;《现代快报》《南京晨报》《乐学少年报》等报刊以及江苏教育台、鼓楼教育天地网站等媒体也曾多次对“宝葫芦”校园科技节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3、“宝葫芦”读书节

学校每年都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例如:xx年5月,在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老师精彩、睿智的演讲中,我校迎来了“阅读,让童年更灿烂”的第七届读书节活动。随后,学校采取网络投稿形式,面向1~6年级开展了“礼仪南京绿色青奥”的征文活动。我们从大量投稿中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100余篇及优秀组织奖11个,并将评选出的一等奖送往区教育局参评。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南京市网上征文活动,并在xx年南京市网络作文比赛中荣获集体奖。

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想能力,学校图书馆还与科技团队联手,在二年级组和六年级组中开展了“放飞绿色希望,创编科技童话”的活动。低年级采用独立创编童话故事的形式,高年级则是以自由组合的创编小组为单位,发挥各成员的想象轮流续写,最后形成一篇中篇童话故事。本次活动不仅与学校的童话教育理念、书香校园的人文理念及科技节的环保主题相契合,也与我校“更自信的儿童更美好的童年”的学生文化特质相符合。活动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还制作成了电子杂志,在校园网和班级QQ群里发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另外,作为“南京市校园阅读基地”,12家全国优秀少儿出版社每出版一本优秀的少儿图书,都会向我校寄赠样书,“请老师们点评,请同学们点评”,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馆藏,更提升了校园的阅读氛围,为学生阅读带来了“正能量”。20xx年,学校还成立了“促进阅读”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学校图书馆的各项事务管理和活动策划中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任何一项工作,想要做好都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无止境的探索和完善。英国有句俗语说得好:“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在“智慧校园”的创建中,我校全体师生正一起携起手来,让智慧领路,向幸福出发,使我校的现代化装备设施发挥更大的效能,为校园的蓬勃发展和更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篇2

摘要:“智慧校园”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各类院校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可以改进党校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的方式,提高党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本文以四川省党校系统为例,调查四川省各级党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今后党校“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校系统;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四川省

一、调研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进入“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1]。特别是“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四川省党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高度重视党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时俱进地在各级党校推进“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智慧校园”这一概念是2010年我国教育部门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新的发展形势、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新的发展方向提出的。作为“数字校园”这一概念的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旨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新兴信息技术综合运用到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各个方面,打造信息传达和处理流畅的数字型校园,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新型校园生态[2]。而党校系统的“智慧校园”不仅是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提高党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建立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员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有利于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分析和服务,构建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3]。换言之,党校系统的“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党校系统“智慧校园”在学习、教学、科研、管理中的支撑作用,快捷、有效地提高党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党校系统各项工作的转型升级。本文以四川省党校系统为例,调查四川省委党校、地市州党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情况,以及从教职工和学员的角度调查“智慧校园”建成后的应用效果和使用体验。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以实地调研、问卷调研以及面对面随访等方式进行开展。首先,以实地调研、电话、函询的方式对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内部分地市州党校信息技术主管部门,了解该单位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该单位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建设进度、适用范围以及使用运行情况。其次,采用问卷调研和面对面随访的方式,向被调研单位的信息化主管部门、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学员调研了解该单位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的运行情况。本次调查问卷主要从被调查单位(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智慧校园建设的设计、智慧校园项目的实施和运行情况、智慧校园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效果以及对本单位教职工和学员的意见和建议等六个部分展开设计。本次问卷主要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两个方式发放,共计发放380份问卷,全部收回,经整理和统计,其中有效问卷36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7%。

三、调研结果——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情况分析

(一)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经调查,四川省内大多数党校已经建设或者正在建设“智慧校园”项目,力图实现“数字党校”向“智慧党校”的完美跨越。这些党校均是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在现有的网络技术基础上,面向全系统内部用户与外部学员用户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和完善[4]。其中,部分党校已经有自己的智慧服务平台,包括面向领导决策管理的“综合校情分析”平台与面向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已有部分党校有类似于“掌上校园”等在移动端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各级党校建成或在建的信息化功能较为齐全,尤其是省委党校的“智慧校园”涉及管理、教学、科研、生活这四大领域的智慧应用建设,具体包括内外网门户、学员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评价管理、人事管理、协同办公、资产管理、图书管理、移动互联等应用系统,初步构建较为完整的“智慧党校”的应用体系,取得了显著的运行效果。(二)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目标定位。调查显示,几乎全部的党校在进行“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时以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为具体目标。所有建成或建设中的“智慧校园”系统均把教学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通过把构建综合教务管理的数字化环境来实现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丰富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其次是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即通过构建完整的管理信息体系,实现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进而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自动化。同时,95%的被调者认为“智慧校园”的目标定位在于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92%的被调者认为“智慧校园”的目标定位在于提供方便、快捷的办公和学习。(三)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功能设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者目前对于“智慧校园”提供的功能的应用情况不尽相同,主要与被调者的身份和职责密切相关。教职工与学员对系统应用最多的功能不尽相同,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对系统应用最多的功能也各不相同。但是,96.5%的被调者表示“智慧校园”提供的线上一站式的服务功能十分便捷;82%的被调者表示喜欢“智慧校园”的移动平台,尤其是基于智能手机的一卡通平台、移动视频、移动论坛和移动阅读平台等等功能特别受到也是教职工和学员的喜欢。(四)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困难和不足经调查,95%的被调查者已经接触并使用过“智慧校园”,其中近八成的用户(指教职工和学员)使用体验感受良好,另外两成的用户使用感受欠佳。此项指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教职工及学员的意见和建议”和面对面随访中体现出来。部分用户对信息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触情绪,认为自己对于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不是很熟练影响了使用效果;部分用户认为信息系统比较复杂,影响了操作;部分用户认为界面设计不是很合理;还有部分用户从建设成本考虑认为建设投入与实用性不相匹配。

四、结论与对策

(一)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先进经验。首先,四川省各级党校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投入资金开展“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以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具体目标方面进行设计,覆盖范围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5]。其次,尽管四川省党校系统在最初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存在多个系统并存以及各自有各自的应用系统的情况。但在党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这种问题通过管理职能的整合以及协调配合机制的完善已经在逐步得到改善。发展至今,“智慧校园”已初步形成相对统一的建设模式和数据标准,在信息建设过程中利用云技术和构件开发模式将党校资源逐步建立在云框架上,由于参照省委党校的建设标准,在数据信息上一定程度上能够互通互联。再者,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顺应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大量普及的时代形势,探索利用PC平台和移动平台的载体模式。不仅利用以个人电脑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而且利用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移动的移动互联网,通过建设移动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移动办公、移动培训、移动学习、移动视频、移动阅读、移动论坛等新型功能。(二)四川省党校系统“智慧校园”项目建设的改进建议。近年来,多个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文件陆续出台,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都对各类院校建设“智慧校园”提出了指导意见[6]。一方面,四川省各级党校应该根据有关文件规划的指引,依据标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形成“人人可用,人人要用,人人实用,人人必用”的“智慧党校”[7]。第一,校园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同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第二,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保障信息化资源的更新和相关设备、系统的日常运维;第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6]。另一方面,四川省各级党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改进不足:首先针对非全覆盖的情况要加强“智慧校园”的宣传;其次针对各人员的实际需求对“智慧校园”功能需求进行统筹、对功能使用和运行流程进行培训;再者建立资金保障制度,确保“智慧校园”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求的变化不断完善升级;第四针对加强移动网络利用率非百分之百加强对移动化终端的应用;最后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把党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连续的工作[1]。

【参考文献】

[1]皮微云,刘铁东,胡立朋.“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系统建设的分析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2):162-163.

[2]白艳明.“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通信,2019(1):154-155.

[3]高捷.党校智慧校园建设的软件规划解析[J].福州党校学报,2015(4):76-79.

[4]黄嵩.党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3):60-61+68.

[5]姜宇,黄芳.基于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智慧校园建设[J].黑龙江科学,2019,10(3):50-51.

[6]佟少武,赫威.提升基层党校信息化水平打造智慧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72.

[7]杨萍,姚宇翔,史贝贝,王运武.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8-24.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篇3

华蓥山学校地处我区的最北端,北与四川省邻水县接壤,是重庆的北大门。西北方10公里就是红色革命摇篮、著名的佛教胜地、东部小峨眉华蓥山。晴朗的天气,站在小学部操场,云雾缭绕的华蓥山主峰——宝鼎巍然耸立,学校因山得名。我校历史悠久,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先后办过初小、高小、民中、初中、高中。最后一次中小学合校是2010年,当时的华蓥山中学和华蓥山中心校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最后一次初中分流是2015年,原初中的65名学生整体并入我镇的高完中——华蓥中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招生覆盖四村一社区。现有教学班10个,学生346名,幼儿班2个,学生57名。80载沧桑岁月,厚重了学校的文化。培养出了一大批诸如艾道淳主任等在各行各业卓有建树的优秀学子,学校先后获得“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区级“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特色教育学校”等殊荣,办学水平多次被评为区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但狠抓了学校内部管理,而且在硬件设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随校舍改造工程同步推进的班班通设备和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下面我将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给领导们做个汇报:

 一、关于设施的配备情况

近两年里,在区教委、区技装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高标准的完成了智慧校园的建设。

1.学校所有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及投影仪,投入资金39万元。

2.学校所有的教室和功能教室安装知识点测评与学习系统(畅言智慧课堂系统),投入资金20万元。

3.学校所有学科教师配备教学平板电脑,投入资金15万元。

4.学校微机室完成了英语听说模拟考试系统的建设,同学们可以在计算机教室完成在线的英语考试,投入资金2.5万元。

以上四项,总计投入资金76.5万元。

 二、关于设施的使用情况

  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山区,各种信息同城区比较,相对闭塞,但智慧平台的建设,将学校各自独立的资源及服务系统进行了统一,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但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实现了平台软件和学校硬件之间的无缝对接,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 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专人管理

我校自智慧平台建立后,为了高效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明确了一名副校长分管智慧平台工作,由教导主任主抓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师主抓技术支撑和平台维护,后勤主任负责资产管理和设备送修。

2.创新培训方式,教师学有所得

智慧校园设施刚一到位,我校及时与区技装中心和科大讯飞公司一道,就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多次交流。对教师在智慧平台的使用上,进行了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教师在使用中的情况及培训需求,既有教师面上的全员培训,满足教师培训共性的需求;也有某个方面的具体指导,满足教师的操作实际,做到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

3.明确使用目标,人人参与应用

学校对全校34名教师明确了使用目标,全体教师在临空智慧教育平台上注册了账号,进行了网上的研修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在平台上下载电子教材、教学资源,学校也要求凡在教室、功能室上课,均要使用智慧平台,同时做好班班通使用登记。教师的“教、学、考、评、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均要求在平台上完成,学校进行的定期检查。

4.有效利用科研,提高课堂效益

为更有效的提高智慧平台使用效果,学校专门申报了区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策略教学研究》,把研、训、教融为一体,最大程度的提高运用水平及教学效果。目前,我校全体教师都能利用教师机上课,教师能在教室的任意角落控制教学,能有效地避免教师在讲台上挡住部分学生视线的不利因素。通过信息化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5.充分整合资源,做到共建共享

智慧平台实现了教学、教研资源的汇聚共享。学校有计划的将教学课件、课程设计、一师一优课、微课等资源充实完善,教师将优选后的课件、资源为己所用,避免了教师们重复制作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并让老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师还通过空间将自己的资源进行分享。不仅能促进教师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与讨论,还可以汇聚到校本资源库或资源中心,实现资源更大范围的辐射。

6.加大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师尽力用好智慧平台的同时,学校还将智慧平台向部分有条件的家长进行开放,家长通过平台账号,与教师、孩子互动,实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接收学校通知信息。通过此种方式,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强大教育合力。

三、对智慧校园工作的一些建议

1.增加网络的带宽。学校现在使用的城域网由于建设年代较远,带宽只有10M,只能满足一间办公室一台计算机,一个网点。现在每个教师都需要平板下载资源,再加上教室、微机室的几十台电脑同时上课,网速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要下个资源往往要等上好几个小时。为确保使用效果,现在急需加大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对校园的覆盖范围,教室要有网点,办公室每个老师要有网点,并保障有足够的带宽进行支撑。

2.加强设备间的技术融合,促进设备的高效使用。我们要打破各种设备之间的各自为主的现象,加强各种设备的技术融合与支持,让老师们更加方便、高效地使用一体机、投影仪、平板电脑等设备来为教学服务。

3.建立设施设备的使用保障体系。当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提高设备使用效果。如果一旦出现故障,迟迟没法处理,很容易造成设备的闲置。

4.加大教学课件等教学辅助资源的开发力度。要及时根据教材的变更情况,进行资源的更新工作,如现在的一年级使用的新版教材,智慧平台上几乎没有相关资源,有一点也与教材部分内容不配套,教师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总之,智慧校园工作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智慧校园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多方的有效互动,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们将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让智慧教育之花在华蓥山学校开得更加艳丽。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篇4

 一、学校概况

胶州八中是一所新建学校,新校位于李哥庄镇李王路一号,由李哥庄镇党委政府投资1.6亿元建设,占地面积约192亩。是首批青岛市规范化学校之一,也是最早的青岛市标准化学校之一,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785人,教职工140名,专任教师135人,其中本科学历104人,专科学历3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二、智慧校园环境建设

(一)基础建设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校根据上级信息化建设要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按照新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网络中心配备了专业级核心交换机、4台网络服务器、独立的网络防火墙以及负载均衡设备;做到了光纤进教室,千兆网络到桌面;新安装了32套班班通设备,其中包括了65寸电视白板和电子视频展台等设备;教师办公电脑达到人手一机;一个可以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两个信息技术教室;新建录播教室和电子书包;学校开通并使用了数字图书馆,方便教师学生阅读使用,下一步还将改建综合阅览区。就目前学校配置方面在我们当地处于较高水平,保证了学校5-10年内领先及后续升级配备过程中不落后。

(二)机制保障和队伍建设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按需配备了网络管理员和电教管理人员:配备了一名专职电教管理人员(网管员)和两名兼职人员,管理人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

为保证数字智慧校园的建设,我校制定了相关的制度规划,包括:智慧校园管理、使用、网络安全、人员培训等制度,并积极落实到实处。在学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我校将数字校园的建设都放到重要的地位,具体规划数字智慧校园发展目标、内容,并积极按计划实施。2.全面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建立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制度,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开展校本化的教师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操作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力、新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和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培训,每学年教师培训10学时以上。通过培训,老师们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广泛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建设智慧化校园

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方面,以学校应用为根本,它将学校各自独立的资源及服务系统科学规划,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能将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主要功能有校园广播、校内即时通、校园电视台、网络课堂直播、会议直播、优秀课例展示、会议培训等,实现了信息化设施和软件平台之间无缝对接,可以实现常态化的应用。

1.学校投资30万元配备了一套多功能自动化录播系统(智能录播室),基本满足网络环境下多媒体互动教学(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校内研训交流需要,在录播教室平台上,领导和教师可以相互实时的观看课堂的教学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智慧校园平台实现了教学、教研资源汇聚共享。学校有计划的将教学课件、课例设计、一师一优课、微课程、论文等资源充实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老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录制、上传自己的教学过程;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微课资源、备课和课件等附件;可以查询优质教学资源;可以进行网络直播,实时评价;可以根据录课,进行教学反思。

3.智慧校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在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

4.智慧化校园平台也向家长开放,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飞信、QQ群等平台,实时的查看学校的教学情景,增加了学校常态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

5.智慧化校园平台同时也将校园安全监控、校园广播等原本独立的系统集成在平台上,实现统一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

6.学校智慧化校园还成功与胶州市教体局“云平台”形成了对接,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实现资源价值。

(四)尝试“城乡一体”,达到资源共享

我校尝试“城乡一体”,与城阳七中、青岛63中牵手联盟,形成教研互动、资源共享等强大功能,实现“城乡共享课堂”、课例、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融通共享。

(五)进行“一对一”网络课堂(电子书包)建设

今年5月份,我校配备了一个教学班的智能终端设备(优学派平板电脑),并积极应用于课堂教学。

“一对一”网络课堂的开设,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并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在常态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实现每人一个客户终端,教师借助智慧校园平台,不仅能随时掌控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整个班级的学习动态,还能在第一时间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师生之间通过语音或文字实现互动,实时提出或解答有关的问题。并且,借助录播教室,整个教学过程可同步录制成课件,以备学生随时点播观看。

网络课堂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做到了全方位地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为每个班级学生开设学习空间,支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支持学生交流协作,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同时,它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可实现教学资料的共享,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提升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

1.全体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电子备课。

2.教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3.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数字化动态管理。

4.每位课任教师在在“云平台”上都有自己的空间,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

5.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发展友谊、展示作品的互动平台。

 四、智慧校园获得成效

近几年来,随着我校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围绕数字化、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我校逐步完善、丰富了各个平台的功能,主要成效有如下方面:1.“云平台”利用较为充分,内容相对充实。

2.录播室充分利用,教师录课常态化。通过录课,开展互评与自我评价,反思成为老师进步的重要环节。

3.近两年,我校教师在上级组织的各类信息化竞赛和评优活动中取得很多成绩:

(1)2015年,刘乃志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比赛荣获初中组交互式白板说课一等奖;在2014年11月,法洪雪、刘乃志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荣获“第十八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2014年10月,马兴华、法洪雪、陆燕、孙源等老师获胶州市教育“微课评选”活动一等奖;黄青子老师在2014年胶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王春花、马兴华老师在2014年胶州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韩立旭老师在胶州市2013年电化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刘鑫、刘乃志、赵玉清、王丹等老师在2015年青岛市“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获市级优课;学生方面,在教体局组织的“电脑作品大赛”、“电脑打字比赛”、“程序设计”、“网页设计”等比赛上也多人次频频获奖。(2)学校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国家级课题《微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正在实施研究阶段、山东省课题《初中英语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已经结题。

4.随着智慧校园平台功能扩大,我校先后成功举办了“胶州八中教育微课征集评选活动”、“课件制作比赛”、“电视黑板应用暨复习课模式研讨课”;“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等。

总之,学校虽然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地区学校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为发展而教育”的办学理念,着眼于“高质量、高品位、数字化、有特色”的办学方向,沿着“致力应用、服务教学”的思路,抢占教育的制高点,全面推进现代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化校园

——胶州市第八中学“智慧校园”建设汇报材料

胶州市第八中学2015年10月

热门标签: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怎么写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四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