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合集6篇) - 工作心得体会 - 范文123~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合集6篇)

时间:2022-10-21 工作心得体会 点击: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合集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1

山东省在“十三五”期间,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成绩显著,无论在环境保护、行业效益提升和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方面都为全国作出了表率。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十三五”的错峰生产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很有必要,意义重大。今天的会议除了省内水泥企业领导人外,还有工信部原材料岳全化处长,山东省工信厅孔庆成副厅长、王功永调研员,以及省生态环境厅王寒同志,以及济南市、泰安市、潍坊市、聊城市、德州市、烟台市、济宁市、临沂市工信局都来参会,足以说明工信部、山东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山东省是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最好的省份之一,尤其是省工信厅和生态环境厅在制订和执行水泥错峰生产计划和督察中,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山东省水泥行业协会组织力量,依靠大企业带头引领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政府两厅”口径一致,协会按环保和市场需求精准制订错峰生产计划,大企业带头执行、督察停窑到位,全省年错峰生产165天,有效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改善环境,实现行业效益稳增长,是我国制造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严格贯彻产业政策的成功典范。

从“十四五”起,工信部和生态环境部将水泥错峰生产提升为“常态化”,充分显示出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对能源高消耗和污染重排放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及持续性。

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是科学的,符合水泥生产、经营和市场运行规律。

水泥窑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因燃烧煤炭带来环境污染,在确保水泥产品市场供给的前提下,维护熟料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减少熟料过剩产能,既能改善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又能压减库存降本增效,对企业、对环境、对市场三者有利。通过控制供给侧产量来有效化解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以季节变化、市场需求变化来制定水泥窑错峰生产时间表,精准有效,凡是错峰生产计划执行到位的地区,即使产能利用率较低,行业效益依然稳定。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根据南北市场和季节差异,有计划地制定不同的停窑时限,以限产降库存为目的,解决全年市场供需动态平衡,化解产能过剩和配合改善环境问题。环保的差异化绩效分级管控是针对短时间内、不确定时间段的重污染预警期间临时要求不同地区的企业停产限产,以压减局部地区污染排放总量为目的,解决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两项政策相辅相成,并不存在绩效分级政策取代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常态化错峰生产是针对全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绩效分级政策是针对局部地区大气污染管控的措施;常态化错峰生产针对的是全省水泥窑企业,绩效分级政策针对的是防控重点地区的所有企业。因此,即使环保A级企业可以在重污染预警期间不停产,也不可以说A级企业不用执行错峰生产。

常态化错峰生产促进了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诚信,形成了先进行业文化。

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一靠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二靠大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和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三靠行业协会职能发挥和协调服务能力。贯彻常态化错峰生产政策,企业是执行主体,政府是引导督查,协会是服务平台。正是由于推行常态化错峰生产,各级协会组织在强化行业自律诚信方面有了抓手,也正是在执行错峰生产过程中,彰显了一批有思想格局有责任担当的企业领导人,形成了“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先进行业文化,先进的行业文化也是生产力。水泥行业每年举行一次大企业领导人圆桌会(C12+3峰会),对行业发展和每年的重点工作达成共识意见。跨省区域之间的错峰生产计划协调,有效缓解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大部分省水泥协会主动与上下游行业协会互动,有效化解了市场中成本传递的矛盾,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经验正在被其他行业学习效仿。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制定错峰生产计划中,不能讨论协议定价,必须加强反垄断意识,反不正当竞争。

常态化错峰生产是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最大亮点,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善和维系供需平衡,从而实现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在水泥窑需要限产停产的大势下,形成了控制新增产能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技术改造降成本,市场自我约束讲诚信经营,行业生态文明讲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向“价本利"转型,行业高质量发展有了基础。“十三五”后期,水泥行业利润创出了历史新高,企业环保投入创出了新高,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创出了新高,用企业员工的说法,没有错峰生产就没有水泥人的尊严,更谈不上企业创新发展。这就是常态化错峰生产在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最大亮点。

政府部门常规的行业管理多是在规划和金融政策层面,面对完全市场化竞争的、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如何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无序竞争的市场,引导困难行业走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需要政府服务创新,决策部门观念创新。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来源于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有服务市场的意识,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管理模式上升到行业管理的产业政策,并以国办发文件形式颁发,这本身就要有政策创新的勇气。

好政策要有可操作性,必须有创新。在贯彻执行水泥错峰生产政策过程中,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市场协调功能,协助政府来贯彻执行产业政策,借助强化行业自律诚信,逐步完善错峰生产政策的市场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错峰生产政策,企业不可能自发主动停窑;没有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错峰生产政策很难完善;没有大企业的引领担当,错峰生产政策不可能执行到位。很多好政策没能下沉,其中很重要的是政策在可操作性方面缺少创新。

因此,常态化水泥错峰生产政策,是我国引导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创新成果。

常态化错峰生产有利于推动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是企业减污降碳、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助推器。

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是达峰后逐年碳排放减量,直至实现碳中和的碳净零排放。其实,多年来水泥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几乎都是与碳减排有关联,尤其“十三五”开始推行的错峰生产政策,为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奠定了基础。碳达峰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达峰时间、峰值量和分配碳配额,执行错峰生产后,各行政省区根据市场需求量,较为客观真实地记录出实际产能利用率,各企业的实际产出量,这为碳达峰的峰值统计,各企业的碳配额计算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支撑。今后的常态化错峰生产不仅要解决停窑限产保障市场供应的问题,还可以将约束性的碳配额指标纳入错峰生产一并调控。

水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限于未来的碳减排工作,减少污染排放、行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同样重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行业结构性碳减排短期潜力更大。尤其是未来的碳中和不是一个企业或集团之力能够完成的,需要借助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合力才能共同完成。

碳达峰碳中和势必促进水泥行业新一轮的技术结构调整,围绕碳减排碳中和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将愈加活跃,同样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研究也将加快制订,相信行业结构性减排也在政策研究之列,如同错峰生产政策创新一样,碳减排也必定有新的产业政策创新。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2

昨天下午,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区委书记、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如浪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精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坚决抓好落实,确保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区领导陈豪、孙彦、马海明、任宏亮、马亦忠、方优美等参加。会上,区发改局传达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并就提交会议审议的有关文件作说明。区生态环境分局汇报碳达峰工作推进情况和下阶段重点工作。区经信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局等分别就6个分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作说明。

赵如浪在充分肯定前阶段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后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事关长远、事关未来,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迅速行动、精准施策,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高效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赵如浪强调,要强化目标导向,严格对标省、市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做好精准统计,系统有序推进工业、能源、农业、建筑、交通、居民生活和科技创新“6+1”领域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落实,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任务。要强化源头治理,严控“两高”项目,加强分类治理,深化“亩均论英雄”,推进能源替代,推动企业生产流水线、生产装备“微改造、精提升”,全力以赴推动节能降耗。要强化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厂区“低散乱污”整治提升;加快推动“腾笼换鸟”,持续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动产业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低碳示范区建设,打造多领域多层级低碳零碳体系试点示范;创新体制机制,尝试探索碳汇权益交易制度,高标高质推动产业升级。要强化责任担当,系统集成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夯实基础、做强支撑。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3

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把战略思维、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统筹协调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引领,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千方百计增绿碳、增蓝碳。严控“两高”项目,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倡导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

要把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提升各级干部能力素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就是要围绕‘五年进百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党建立县、企业强县、科教兴县、产业富县、环境靓县’五大治县方略;就是要坚定不移抢抓撤县设区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先行意识和同城思维,主动融入主城区;就是要坚定不移构建以一产为特色、二产为主体、三产为支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步伐。”

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用立业、以业聚才、以才兴业,着力打造引才聚才的高水平平台,让人才在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强我市人才政策执行情况的督查评估,深入走访企业,全面了解人才需求,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要深刻认识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抓好××市全域科普规划纲要,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全民特别是青少年科普教育,厚植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人才成长的浓郁氛围、深厚土壤。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4日发布。《意见》就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全面部署,充分彰显了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勇气、坚定信心和空前力度,充分展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

意见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意见明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意见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任务:一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四是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五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六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七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九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十是完善政策机制。

意见强调,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加强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地方责任,严格监督考核。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一直是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生效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去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此次印发的《意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意见》的实施,将为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也将为全球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目标注入强大动力。

习近平主席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新发展阶段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下大气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降碳和安全、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立和破、政府和市场、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多维度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意见》要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言必行,行必果。《意见》立足“十四五”时期以及2030年前、2060年前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明确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政策机制等重点任务。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组织实施,强化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把《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责任,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们就一定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以生态文明之光照耀前行道路。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5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路子,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涪陵区坚持“科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位于涪陵高新区的华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是华为工业互联网“聚赢”模式全国首个样板点,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陈敏尔来到这里,听取涪陵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情况汇报,深入了解华为工业互联网、华为城市云建设情况。在运行监控中心,陈敏尔察看数据运行调度实时进展,与企业负责人交谈。他说,大数据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能够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希望华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重庆的战略合作,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为产业发展赋能。

位于焦石镇的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实现规模化开采的大型页岩气田。陈敏尔来到作业平台,听取页岩气田发展情况介绍,深入了解页岩气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询问开采方式和作业流程。他勉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气田建设,不断做大做强。陈敏尔指出,页岩气产业链长,发展空间大。要立足市场需求,做好资源勘探、开采储运和深度利用等文章,加快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陈敏尔来到企业一线工人身边,向大家表示慰问。陈敏尔说,你们长期在野外工作、在高温下作业,十分辛苦,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保护自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武陵山大裂谷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茂密。陈敏尔听取涪陵区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情况汇报,沿步道实地察看山区生态环境,了解文旅融合发展情况。陈敏尔说,武陵山自然禀赋得天独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落实好林长制,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要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做响品牌、讲好故事、提升服务,让绿水青山变成更多金山银山。

调研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事关全局、事关未来。“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等通道效益,完善交通物流体系,努力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要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科学开发各类绿色资源,推动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利用,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要加快推动用地结构调整,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大力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应用,结合实际抓好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发展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要持续强化绿色低碳政策支持,完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等政策,探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等改革,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要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6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抓住机遇

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必将大有所为

我国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产业等方面各种复杂的难题。当前,我国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先进技术和产业,完全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2020年10月,全球400余家风能企业一致通过的《风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须为风电设定与碳中和国家战略相适应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风电将进入倍增阶段。

据了解,全球风能资源技术开发潜力约为当前全球电力需求的40倍,风电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将承担更多责任,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的大环境下,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必将大有所为。

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逐步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

机制,要坚持把碳市场建设的一般性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碳市场,在制度、设施、核算等各方面重点推进。

2011年10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等7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布。截至2020年8月,北京等试点省区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90亿元。目前,全国碳市场试点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保持双降趋势,显示出碳市场以较低成本控制碳排放的良好效果,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增强了其低碳转型意识。

企业主动求变加快技术创新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家经济转型路径已基本清晰——2020年以后,中国将走出一条更为“陡峭”的碳排放曲线。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企业将在未来节能减排引发的一系列变革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主动求变、主动作为,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使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企业应加大技改投入,多应用低能耗低碳技术,这不仅是为社会作贡献,也将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来源、开拓广阔市场的资本优势。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为了保护地球家园,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绿色低碳生活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关系个人健康,也关系生态环境。洗漱时,记住随手关闭水龙头;出行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作中,提倡无纸化办公……成千上万人的共同行动,将汇聚成磅礴的绿色力量,日积月累,则可取得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对我国实现经济行稳致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深远意义。

热门标签: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心得体会 碳达峰碳中和活动总结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合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心得体会(合集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