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 -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范文123~

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

时间:2022-07-08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点击:

先进事迹,介绍一个人或集体事迹的文字材料。张保国,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弹药专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一】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张保国,现任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从警21年,坚持战斗在排爆安检工作第一线,先后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备勤任务1500余次,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10余次,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公安排爆事业。2005年,他在销毁废弃弹药时不幸受伤,落下七级伤残。但是,他丝毫没有退缩,出院后依然坚守在排爆一线,守护着一方平安,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20年10月30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张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在学习了张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和触动。

  张保国同志心系群众,在转业后选择了危险极高的排爆工作,每次执行任务都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即便如此,他依旧坚守岗位,冲锋在前,用行动彰显着英勇无畏、勇于担当的忠诚本色。张保国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公安岗位上,坚持在排爆安检工作最前沿,生动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警,我们要学习张保国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就要像他那样,听党话、跟党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永远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我们要学习张保国同志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我们要学习张保国同志勤勉务实、主动担当的工作作风,敢于迎难而上、敢于牺牲奉献,在艰苦磨砺中增强毅力,在吃苦耐劳中锤炼品性,在埋头苦干中践行使命。

  一是要树立忠诚意识,立下为公安事业奋斗终身的志愿。对党忠诚是对每个从警人的首要要求,也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身为公安干警的我们,要牢固树立忠诚意识,不仅要在思想上入党,更要在行动上入党。二是要努力学习公安专业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掌握好公安工作相关技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三是要向张保国同志学习,汲取为公安事业奋斗终身的不竭动力。张保国同志是新时代公安系统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优秀事迹催人奋进,鼓舞着我们青年干警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努力为新时代公安工作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我们要以“英勇无畏、不惧万难”的战斗精神展现一名警察应有的飒爽英姿,以“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工匠精神在公安理论学习研究上锐意进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警魂坚定自己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人民警察的理想信念,履行好自己作为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

【篇二】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他常说:“一个人本事再大,意志再坚,力量也有限。我要让更多学生成长为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有用之才。”

  30多年来,李保国先后承担了57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大批学生被他“赶”到田间地头,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

  在这种手把手、肩并肩的实践教育中,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绩。

  学生汤轶伟,在读研究生阶段进行了核桃树枝条伤流规律研究。以前核桃树都是冬季修剪,但这样刀口容易流失养分。在李保国的指导下,汤轶伟经过上千次实验,颠覆了冬季修剪的传统做法,将剪枝时间确定在春季发芽前的20天以内,避免了因剪枝时间不当造成营养流失。目前,这一创新成果写进了教科书。

  学生史薪钰,在平山县葫芦峪的山地开发中,从事坡面结构稳定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李保国的指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当年治理、当年坡面稳定的效果。目前,史薪钰的研究成果已在全省推广。

  “保国是跟随河北农大‘太行山道路’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深深懂得实践对科研和教学的重要性。”李保国的大学同学、河北农大校长王志刚说。

  为了让李保国拿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服务太行山区,河北农大为他的课题组建设了3个专用实验室,并配备了全新的科研设备,学院的综合实验室也优先保证他的研究生使用。

  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李保国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指导性强,倍受学生推崇。

  “他一直都上着本科生的课,我说你实在忙不过来就象征性地上几次课,剩下的给年轻老师分分。他坚决不同意,说要从本科阶段开始引导,使学生热爱农林专业。”河北农大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说。

  李保国带的硕士研究生,七成以上考上了博士,而且全部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的“严”是出了名的。

  李保国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一入学,就会收到一张学习任务清单:第一学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开题报告;第二学期开始在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完成实验并写出研究报告……每一项都有详细的要求和明确的时间表。2013年他的一个硕士生因为前期准备不认真,被要求寒假留在学校写毕业论文,直到大年三十写完才回家。

  学生赵志磊记得,2000年那会儿,刚开始使用电脑,一些学生写论文时在电脑上复制抄袭。“李老师严厉地批评他们说,要走正道,不要耍小聪明。”

  学生郝梁丞记得,跟李保国做课题时,很多硕士生、博士生都被他训哭过。“写实验记录、计划的笔,李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必须用铅笔。因为相比中性笔,铅笔字保存时间更长。一旦发现我们没用铅笔写,他会马上撕掉。”

  学生李迎超记得,实习期间,李保国带他们学习核桃嫁接,有一次李保国问李迎超“你今天嫁接了多少棵?”李迎超回答说嫁接了100棵。李保国摇摇头说“农民们每天都能嫁接500棵!”在李保国的督促下,后来李迎超每天嫁接核桃树能达到1000棵。

  在学生眼里,李老师的“慈”也是出了名的。

  学生顾玉红忘不了,2002年,为了方便她写毕业论文,李保国专门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借给她用。那时候笔记本电脑还不普及,李保国的儿子李东奇当时还小,自己想玩电脑,对此还挺有意见,觉得爸爸太偏心了。

  学生郭芳忘不了,4月4日见了李保国最后一面。“吃饭的时候,李老师特意把我拉到身边坐,悄悄问我找对象了没有,鼓励我遇到喜欢的就去追。”

  斯人虽逝,李保国却用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一本最有价值的教科书,诠释了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担当和追求,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学好本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太行山作证--他甘当“拼命三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前几天我还劝他说,苹果树正开花,要不在岗底村住几天,指导指导果农,捎带休息休息。他一口回绝‘我哪有时间?’”

  面对我们,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泪水涟涟。“如果知道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一定不会这么由着他、顺着他。”

  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李保国曾说,他有三个家,一个是永久的,在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临时的,在几个主要帮扶基地;一个是流动的,在他那辆越野车上。

  三个家,三重情,三份爱。

  这些年,河北农大家属院里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反倒成了一个匆匆的驿站。

  我们了解到,在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天。就连春节假期,也只在家休息了一天。

  “家里的水电费在学校是最少的。”郭素萍说。

  甚至在这个家里,夫妻俩都没有多少时间交流。

  “因为工作太忙,已经很久没有晚上8点以前吃过晚饭了。吃完饭,我抓紧干点家务,他忙着打电话安排事,或者看学生的论文。”郭素萍说。

  当年,郭素萍也是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是李保国工作上的搭档,夫妻俩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保定的家。

  不得已,他们只好把年迈的母亲和一岁多的儿子也接到村里,一住就是4年多。

  他们的课题叫小流域的立体开发,所以当地好多村民管他们的儿子叫“小流域”。

  “有个事到现在提起来我都难受。”郭素萍说,有一次学校领导去山里看他们,走的时候,儿子爬上了人家的车,死活不下来,哭着喊着说,要回保定,想上幼儿园。“没办法,我只好硬把孩子拽了下来。”

  “我先后两次做手术,他都在山上,手术通知单都是我同事签的字。我和儿子确实为他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一直理解他、支持他。”郭素萍说。

  她记得,3月7日下午,李保国在平山县参加省妇联举办的一个活动,儿子、儿媳特意带着不满5岁的孙子从保定来到现场。一见到爷爷,小孙子马上趴在爷爷肩膀上,黏着不下来。

  这时,一向专注事业到了“不近人情”程度的李保国,露出了柔软的一面。在活动现场被主持人要求对家人说句真心话时,他显得很不好意思,可最终还是“挤”出了自己长久以来积在心底的愧疚:“老婆、儿子,我爱你们,但是我顾不上管你们。对不起!”他抱着孙子,流下了眼泪。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说这样的话。”郭素萍告诉我们。

  这些年,帮扶基地临时的家,李保国也住得少了。

  “现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很多地方找来,能坚持多去一个地方,就不能少去一个。也许多去一地就能改变更多老百姓的生活。”他说。

  有一次,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给农民作技术指导。

  “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元。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多值!”

  这些年,车上那个流动的家,对李保国来说越来越重要。

  雨靴、草帽、衣服、工具包,空间不大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中午把后座放平,稍微躺一会儿,缓解一下疲劳。

  车上,还是夫妻二人交流最多的地方。

  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李保国几乎天天奔波在路上,上车当司机,下车当劳力。

  考虑到李保国长期出差和下乡需要,河北农大在很早之前就要给他配专职司机,可他却婉拒了学校的好意。

  “还是自己开车好,方便工作,说走就走。何况我天天上山下乡,铁打的司机也受不了。”他顾念着别人的辛苦和感受,却唯独没有考虑自己。

  去年12月16日晚上,“燕赵楷模”发布厅在河北电视台录制李保国的先进事迹,结束时已经晚上9时多了。大家知道他第二天要去平山,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都劝他在石家庄市区休息一晚。他说:“今晚上赶到平山,明天一早就能干活。”坚持连夜自己开车走了。

  今年春节过后,李保国明显憔悴,脸色发黄,饭量变小。出差在外,午饭经常只吃半两米饭、几口咸菜。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他的病有多严重。

  因为常年奔波,生活没有规律,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李保国先后患上了重度糖尿病和重度疲劳性冠心病。

  “一般医生讲病情的时候不让患者本人在场,为的是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但是我们家不一样,我特意叫着他一起听,就是希望医生能帮我劝住他,把工作节奏慢下来。”郭素萍说。

  “在家多休息吧,别这么拼命了。”周边的人也纷纷劝李保国。他却说:“人活着时要有事干,没事干,不就精神空虚吗?你不知道我在底下跑着有多享受。”

  “我阻拦不了他继续拼命,只能跟在他的身边照顾他。出门我一般都带够一周的药量,有时候事儿连成串儿,超过一周了,就得回保定取,然后坐火车再赶回去。”回忆往事,郭素萍悲痛万分。

  这个春天,他一直在路上。

  今年2月初,省委作出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央和省内媒体集中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他更忙了,不仅省内各地贫困村纷纷请他支招“脱贫”,连省外群众也打来了求助电话。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李保国奔波忙碌的身影。

  “4月1日,邢台-南和;4月2日,邢台-前南峪;4月3日,邢台-南和;4月4日,邢台-保定……”一张学生手中的日程表,记录了李保国去世前的行程,它默默无语,却又凝结着万语千言。

  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石家庄主持了河北省山区苹果、核桃、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不要总忘记了黑夜和白天。”

  但李保国闲不下来。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他通过微信,指导岗底村村民梁国军治果树叶病;

  他联系买来滴灌设备,叫人拉到前南峪村的苹果园里;

  他跟南和县红树莓产业园负责人周岱燕在电话里沟通了建设采摘园的事宜;

  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以身报国”。

  4月12日,省委追授李保国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4月1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作出决定,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让千千万万个李保国式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出来。

  他走了,但他的精神与太行同在,如同那些战争年代把名字镌刻在太行山上的英雄一样。

  年年太行披绿之时,人们会一次次忆起他的功绩。

  一座丰碑,一座新时期党和人民的知识分子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太行山上。

【篇三】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为纪念李保国,乡亲们在核桃种植基地专门建设了李保国科技馆,并高高矗立起他的雕像。

  为民服务,需要有点“愚公移山精神”,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绝不是一朝一夕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而是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驰而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向愚公学习,不惧挑战、不畏艰险、坚定信念、永不放松,把人民的事一件一件办好,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

  做为民的“愚公”,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义务与初心,党员干部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不能忘了要去向哪里,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定位,不能忘了责任与担当。李保国就是这样,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做了一名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上“新愚公”。作为党员干部、作为科研工作者,李保国俯下身子为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找出路,用科学技术把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用担当作为让贫穷困苦成为过去,让脱贫致富成为现实。

  为民的“愚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在心并奋斗不止的事,不忘初心才能慎始至终,牢记使命才能砥砺前行。李保国说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心里总是想着老百姓,为了人民的需要做科学研究,也为了人民的需要做成果转化。党员干部应该如此,始终清楚自己的职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

  为民的“愚公”,要担当作为、无私无我。党员干部为民要立心,要发愿,更要把心愿落到切实的行动上,不计私利,为民谋福。李保国30多年都坚持每年进山“务农”超过200天,工作中经常吃着馍就白开水当餐饭,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帮助农民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最值得一名党员干部欣慰的事应该是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实事,谋了多少福利,而不是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财富积累,党员干部要把心思都花在为民担当作为上。

【篇四】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每次执行任务都要经受一次生与死的考验,因此,我们排爆队员都被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10月30日上午,宜宾酒都剧场座无虚席,一级英模警察张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办第三驻点指导组组长张美荣,副组长王萍、刘勉义和成员出席报告会。

  上午9时30分,张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庄严肃穆中拉开序幕。张保国现任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从警21年,坚持战斗在排爆安检工作第一线,先后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备勤任务1500余次,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10余次,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全部献给了公安排爆事业。2005年,他在销毁废弃弹药时不幸受伤,落下七级伤残。但是,他丝毫没有退缩,出院后依然坚守在排爆一线,守护着一方平安,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19年6月25日,张保国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公安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齐鲁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这么多年来,我欠父母、欠妻儿的实在太多了。忠孝不能两全的滋味不好受。但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宁,我和我的战友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忠于职守,选择了无私奉献,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张保国一番铮铮誓言响彻全场,让台下几百名政法干警听得热泪盈眶,多次情不自禁热烈鼓掌。但是,张保国谦虚地说:“我就像千千万万个在自己岗位上勤奋工作的人一样,做了一个排爆民警应该做的事。”

  张美荣说,张保国同志是新时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的优秀党员和公安楷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谱写了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壮丽凯歌。要把向张保国同志学习,同学习宣传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吴诗华、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陈明海、全国先进工作者张芙蓉等身边先进事迹结合起来,充分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政法队伍能力素质,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服务保障,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加报告会的民警纷纷表示,张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将以本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以英模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宜宾酒都剧场,全市各区县均设了分会场。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晓卫,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展,市人民法院院长杨玉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杨在主会场参加报告会。

热门标签: 先进典型事迹张保国心得体会 张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文章下载

《张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4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